近日,重慶兩江新區金山學校憑借五大核心優勢,成功入選“兩江新區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單位”。
課堂展示。金山學校供圖
在生源方面,學校現有外籍學生隨班就讀,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形成天然優勢,校園環境、課程體系與活動管理深受外籍家長好評,構建起多元共融的國際化生態。
課程建設上,學校自主研發《國際理解教育》校本課程,打造學段階梯式課程體系,以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賽課活動為載體,創新課堂形式,積極推動文化輸出。同時,推進“國際視野培養”課題研究,實現理論與實踐并重。
校園氛圍開放,四校區設置萬國旗走廊、五大洲知識板塊、世界地圖等文化標識;年度“金奧國際運動會”以班級為單位展現各國文化,營造沉浸式體驗平臺。
師資力量雄厚,學校英語團隊34名教師中,6人擁有研究生學歷,2人有海外留校經歷,1人參與孔子學院項目,多名教師在國家級、市、區級賽課中榮獲一等獎,并參與《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等讀本研發,部分骨干教師還赴新加坡、美國、英國交流,為跨文化教學提供專業支持。
社團活動豐富多元,學校構建起“語言+科創+藝術+體育”四維社團體系,開設40余門精品活動,成果顯著,多次榮獲全國一等獎。
第三次集中研修答辯。金山學校供圖
自2024年12月起,金山學校積極推進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建設工作: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徐龍海、副校長秦曉莉牽頭的專項工作組,系統梳理相關政策,形成《金山學校中外人文交流創新區建設初步規劃》,確立以“三善賦能”(善言、善美、善創)為核心,“雙軌驅動?三色發展”的路徑,明確六大建設任務,并設計“春華?秋實”區域協作機制與國際友好學校“1+N”拓展計劃。
2025年1月,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專家團隊到校調研,對學校《國際理解教育》校本讀本開發成果及學生跨文化項目實踐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同月,學校開展第二次集中研修,圍繞“雙軌驅動”優化建設路徑,完善整校建設規劃,形成特色創新方案初稿。3月,在第三次集中研修答辯中,秦曉莉以“國際理解行至善?三善賦能潤童心”為主題,從系統性、創新性、可行性三個維度進行闡述,項目組核心成員精準回應專家質詢,最終成功入選。
金山學校立足“文化自信+國際視野”,獨創“善言、善美、善創”三位一體育人體系。“善言講堂”以語言為橋,通過校本課程和各類活動,培養學生跨文化表達力,學生在“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國總展示中榮獲一等獎;“善美藝展”以藝體為媒,金奧國際運動會、國際書法展等活動促進文化互鑒,啦啦操社團在全國競賽中斬獲佳績;“善創工坊”以科技為舟,實施“雛鷹計劃”,推動跨區域資源整合,打造云端課程共享平臺。
跨文化活動。金山學校供圖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入選是金山學校發展的新起點,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堅守教育初心,勇擔開放使命,讓全校師生在多元文化的滋養中擁抱世界,助力每一位學生綻放光彩。(晏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