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罌粟科,很多人會聯想到罌粟,這是一種有毒植物。它未成熟的果實含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多種有毒物質。你像毒品鴉片其實它的原材料就是罌粟,因此在我國罌粟也是禁止交易和種植的,我國《刑法》、《禁毒法》包括《治安管理處罰法》都有明確規定。
其實罌粟科不止有罌粟這種植物,它是一個有毒的大科,很多“家庭”成員都是有毒的。你像虞美人、血水草等,都來自罌粟科,聽名字就知道都不是好惹的角色。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就來自罌粟科這個大家族,和罌粟是近親,它同樣含有劇毒,這種植物就是博落回。
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植物。如果我們在野外遇到它,一定要離它遠遠的,特別的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要告訴他,因為博落回在民間太常見了,很容易就遇到。
認識博落回、了解博落回
博落回,作為罌粟科的成員,為什么叫這個平平無奇的名字呢?說到這里還有一則關于它的植物人文歷史。相傳在古代,鮮卑族的軍隊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會吹一種號角叫勃邏回,這種聲音渾厚低沉。古人無意中發現,將這種植物的莖稈曬干之后可以作為一種樂器使用,而且吹出來的聲音同樣渾厚低沉,酷似勃邏回這種號角的聲音。
所以人們將這種植物取名為勃邏回,后來可能因為口音的不同,久而久之,勃邏回就成了博落回。在《本草拾遺》這本書中就有記載,說:“博落回......莖葉如蓖麻,莖中空,吹作聲如博落回”。博落回也叫號筒青、喇叭筒、號筒桿,還有人叫它三錢三,博落回是罌粟科博落回屬大型直立草本植物。
博落回植株高可達5米,全株均布有白粉,擦掉白粉之后莖稈呈淡紅色。博落回夏季開花,秋季結果,果實扁扁的,有點像黃瓜籽。博落回不同于罌粟,博落回在民間很常見,尤其是山東、云南、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地,一些陽光充足的山坡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博落回的價值
博落回是一種有大毒的植物,它的毒性主要體現在它的汁液上,它的莖稈受損之后會流出一種淡黃色的液體。這種液體中含有血根堿以及白屈菜紅堿,這兩種生物堿具有極強的毒性。如果不慎誤食或者濺入眼中,會出現惡心、嘔吐,甚至心律失常的嚴重后果,可以說毒性是非常強的。
古人也在古籍中記載了它的毒性,例如《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明確提到了博落回,說它:“折之有黃汁,藥入立死,不可入口也”,可見其毒性之強。不過不可否認,博落回雖然是一種有大毒的植物,但是它和罌粟一樣,屬于一面魔鬼一面天使的植物。罌粟可以害人,但是它同時也是可以救人的。你像在現代醫學中常用到的鎮靜以及麻醉劑,其中就經常用到罌粟。
博落回也是一樣,雖然它不能吃,但是它在傳統中醫領域也是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認為它味苦、性寒,有大毒。用來入藥,有祛風解毒、散瘀消腫。你像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以及各種腫毒,都可以用到它。不過博落回只能外用不能內服,有毒。
另外博落回除了可以入藥之外,它還是天然的殺蟲劑。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博落回富含的白屈菜紅堿、血根堿等有毒生物堿,對昆蟲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它可以輕輕松松的破壞昆蟲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干擾昆蟲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博落回現在也廣泛應用到農業領域,用來作為殺蟲劑使用。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過去人們會用博落回浸泡之后用來噴灑瓜果蔬菜,原來它可以殺蟲。記得小的時候,夏天一到,村里的旱廁到處爬滿了蛆蟲。當時爺爺就是去我老家的后山砍了些博落回扔到廁所里,說是用來驅蟲,現在才明白它的原理。所以別看博落回有毒,但是它也是“多才多藝”,如果你在野外遇到它,可不要小看它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博落回了解了嗎?你聽說過博落回這種植物嗎嗎?在你的家鄉有博落回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