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快被我爸嚇死了!突然聞到一股糊味,一看是蚊香把硬紙殼燒糊了……”
4月23日晚上11點22分,杭州建德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居民反饋信息——家里的蚊香把墊在下面的硬紙殼燒糊了,好在發現及時沒有釀成大禍。
據報警人說,她的爸爸想著點蚊香驅蚊,為了方便接住蚊香灰,隨手在金屬支架下墊了一張硬紙殼,點上蚊香后,就去忙其他事,誰能想到看似安全的一個小動作竟埋下了隱患。
消防員說,蚊香在燃燒過程中,那看似微弱的火苗,持續散發著高溫熱量,如同無形的“殺手”悄無聲息地向下方的硬紙殼傳遞,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硬紙殼在高溫的侵襲下逐漸發生著變化。
報警人稱,當時空氣中飄來一陣刺鼻焦糊味,家人才發現情況不妙,趕忙循著氣味跑去查看,這才發現已經被燒糊的硬紙殼,黑色的焦痕觸目驚心,好在發現及時尚未引發明火。
對方告訴消防員,希望消防能做一個安全提醒,還好及時聞到了焦糊味。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煩人的蚊子開始頻繁活躍,蚊香雖沒有明火,但因它引發的火災屢見不鮮。
今年4月10日,廣東省中山市一公寓發生火災,消防趕往處置現場發現,起火的是公寓首層一個房間,三姐弟在室外神色慌張,所幸三姐弟及時逃生并報警,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經了解,三弟把床邊呼吸器當成蚊香支架,沒想到蚊香引燃了硅膠材質的呼吸器。
今年4月14日晚上10點左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河東鄉上畈村一戶居民家中突發火災。事發當晚,一位老人在屋內點蚊香驅蚊后入睡,由于蚊香放置位置不當,不慎引燃了床鋪及周邊可燃物。
除了蚊香外,現在居民使用的還有花露水、電子蚊香等驅蚊用品。
消防員提醒,電子蚊香在啟用前應檢查導線、插頭是否完好無損,使用電熱液體蚊香,瓶身需垂直于電源插座,避免側放或倒放,使用電子蚊香完畢后,務必拔掉電源并冷卻后再清理,切勿用濕布擦拭或灑水,以防短路。
今天下午,杭州拱墅消防救援大隊朝暉消防救援站對常見的驅蚊用品做了一組消防實驗,提醒市民夏季驅蚊消防安全。
實驗一:當點燃的蚊香遇到易燃物
消防員將蚊香點燃,模擬日常生活中不慎將可燃物落在點燃的蚊香上。很快可燃物就開始冒煙,并被燒出破洞。
消防員說,蚊香在陰燃時,火點最高可達700℃—800℃,可將蚊帳、窗簾、衣物、紙張等可燃物引燃,釀成火災。
實驗二:當花露水遇到明火
消防員將花露水倒在隔熱手套上,用打火機輕輕點燃,火苗立即隨著花露水的噴灑痕跡,產生了火焰。
消防員表示,現在市場上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雖然花露水極易揮發,但在皮膚上涂抹后,切勿立即靠近明火,以免酒精未及時揮發,引發意外。
實驗三:當殺蟲劑噴到電蚊拍上
現場,消防員向外噴射殺蟲劑時,一邊點燃打火機,瞬間引起轟燃。隨后,消防員再模擬使用電蚊拍,同步進行殺蟲劑的噴射,當電蚊拍通電產生火花時,瞬間產生的火苗立即從電蚊拍上躥出,并形成一條20到30厘米長火焰,殺蟲劑停止噴射后,電蚊拍還在持續燃燒。
消防員表示,殺蟲劑中含有酯類和菊酯類成分,這些物質燃點較低,遇明火極易燃燒,甚至爆炸。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電蚊拍由三層金屬網構成,而通電以后金屬網能夠瞬間產生高達3000伏的電壓,當電蚊拍和殺蟲劑一起使用時,產生電火花很容易著火甚至引發爆炸。所以殺蟲劑千萬不要在密閉空間內大量使用,避免接觸火源,更不要搭配電蚊拍、蚊香使用,以免發生意外。
實驗四:電蚊香使用不當的危險
通常,電子蚊香分為電熱片蚊香器和電熱液體蚊香器兩種,都是利用發熱元件的恒溫作用使藥物緩慢釋放,揮發出氣體從而滅蚊驅蚊。
消防員將電子蚊香液提前倒完,模擬使用過后遺忘拔掉電源的情況,20分鐘以后,使用測溫儀檢測,電熱液體蚊香器的中心溫度已達到72℃。
其實,很多電熱液體蚊香都裝有易燃的驅蚊液體,一旦加熱器出現故障或者液體泄漏,極易引發火災。而電熱片蚊香鐵片在加熱后,溫度也可達700℃-800℃,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
消防提醒,日常生活中,居民要規范使用驅蚊產品,使用蚊香時要遠離易燃物,使用殺蟲劑、花露水、清涼油等產品時要遠離明火,通電的電蚊拍不要和金屬物品同時接觸,使用完電子蚊香液以后要及時斷電,以防引發火災事故。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董呂平
編輯 肖旭
審核 張倩 王晨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