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用了六年的手機終于“下崗”了。
今年年初,這位“老伙計”就頻頻“罷工”,掃碼支付時總要轉上幾十秒的圈圈。原本木木計劃等到618大促時換新機,但在網上挑選時意外發現,心儀的產品能享受國補政策,直接減免500元,還能通過平臺專屬優惠疊加省下更多,于是果斷下單。
春節后連續加班、外賣,讓淳子的體重悄悄攀升了近20斤。直到某天體檢,醫生提醒血脂偏高,她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為了科學減重,她計劃購買一款智能手表。“本來覺得一千多太貴,但國補政策加上舊設備折價,一下子省了近300元。”現在每天看著心率數據鍛煉,淳子感覺更有動力了。
類似的消費故事正在全國各地上演。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6日,全國已有6486.6萬件數碼產品通過國補政策完成交易。
這場消費升級浪潮中,受益的遠不止消費者。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7日,12類家電以舊換新4941.6萬臺,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3785.5萬件,再加上汽車、家裝廚衛以及電動自行車的以舊換新,合計帶動相關消費品銷售額約7200億元,支撐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
某手機品牌中國區總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補”開啟后,該品牌多周增速達到了50%。“國補常態穩增長”,奧維云網與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在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對一季度家電市場做總結時說道。
隨著國補政策的常態化推進,商家們在享受銷售增長喜悅的同時,開始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借勢國補政策乘“風”而上,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從短期爆發走向長期增長。
漂亮的階段性“答卷”
“一大批智能綠色健康時尚的消費新產品進入了千家萬戶,已有超過1.2億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補貼優惠。”4月2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回顧了國補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在《一點財經》看來,這項惠民政策之所以能有效撬動消費市場,關鍵在于“三重杠桿”形成的協同效應正在持續釋放能量。
首先是價格杠桿。以數碼產品為例,單件最高500元的補貼額度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促成下單決定。GfK數據顯示,56%的用戶因為國補縮短了換機周期。
其次是品類的乘數效應帶來了消費市場的連鎖反應。本次政策覆蓋范圍從傳統家電擴展到智能數碼全品類,形成了獨特的“需求組合激發”模式。比如,原本計劃換手機的消費者,在挑選產品的過程中發現空調、洗衣機同樣享受補貼,很可能就萌生了全屋電器煥新的想法。
渠道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線下門店,線上平臺都是這場國補浪潮中的重要渠道。尤其線上平臺能夠憑借網絡效應,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讓政策效能形成幾何級放大。
GfK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國補政策的認知度顯著提升,從去年上半年的34%飆升至今年一季度的89%,其中線上平臺功不可沒,65%的用戶表示是通過線上渠道獲知政策信息。
眾多線上渠道中,抖音電商的表現尤為突出。截至目前,#手把手教你領手機平板國補、#一條視頻告訴你國家補貼怎么用 等熱點曾占領種草榜前列;#國補 相關短視頻播放次數已經近40億次,#2025國補 的播放也有1.3億次,充分展現其在政策普及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政策落地成效方面,抖音電商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5年第一季度,抖音電商國補范圍內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60%,國補資格領取人次超千萬,參與商家近5000家。同時,國補范圍內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60%。其中,個護電器、筆記本電腦、手機的成交額分別增長160%、140%、120%,呈現出多點開花的繁榮景象。
在國補東風與平臺扶持的雙重驅動下,抖音電商正成為商家孵化爆款的沃土。以 “瘋狂國補日” 為例,海信在活動期間,僅7天GMV達成9100萬,打造了一款國家補貼GMV千萬爆品,破品牌歷史記錄。這不僅點燃了商家的經營熱情,更推動品牌從追逐短期爆款轉向長期價值布局,逐步形成 “政策帶動 - 平臺加碼 - 商家增長” 的良性生態循環。
商家為何能長效增長?
參與國家補貼政策的產品多為手機、家電、家裝等單價較高的耐消費品,普遍存在用戶忠粘性低、消費決策鏈條復雜、增長路徑難復制等痛點。面對這些行業性挑戰,抖音電商依托全域生態優勢,為商家破局增長開辟了新路徑。
內容生態層面,抖音電商為商家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種草場景。一方面,商家可以持續創作優質短視頻,在生活化場景沉浸式展現產品功能,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產品帶來的便利,遠比單純羅列參數更具感染力,能夠有效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興趣。直播間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營銷陣地。在直播間,主播直觀演示產品使用方法,實時解答消費者疑問,與觀眾進行深度互動,不僅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更將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訂單。
為了進一步提升內容吸引力,商家也紛紛在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在 “瘋狂國補日” 活動期間,松下邀請脫口秀演員徐志勝與宇樹機器人開展趣味語言互動;老板電器攜手太乙真人配音演員張珈銘和《中餐廳》主廚林述巍打造充滿創意的 “神仙廚房”;小米則走進廚電智能工廠進行溯源直播,高管與網紅員工現場發放福利,為消費者帶來新奇的觀看體驗。
這些創意內容不僅在短期內提升了銷售轉化,更重要的是能夠持續吸引粉絲關注,逐步積累穩定的消費群體,為商家的長期經營提供堅實保障。通過內容與消費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商家實現從流量獲取到用戶沉淀的全鏈路增長。
除了內容生態的深耕,抖音電商還致力于優化用戶體驗,盡可能縮短消費決策鏈路。在傳統貨架電商模式下,消費者參與國家補貼活動往往需要經歷復雜的流程:在海量商品中精準搜索目標產品,還要反復研讀復雜的補貼規則,甚至需要跨平臺進行價格比對,這極大地消磨了用戶購買熱情,讓很多人最終處于觀望狀態。GfK數據顯示,處于觀望狀態的用戶,36%是因操作繁瑣而猶豫不決。
針對這些痛點,抖音電商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沉淀了大量與國家補貼相關的優質內容。從品牌方總裁手把手教學“國補怎么買手機更劃算”到達人硬核測評深度解析產品等豐富內容,消除用戶認知門檻;同時,平臺還通過流程優化為用戶打造“一鍵直達”的極致體驗。如今用戶僅需在抖音搜索“政府補貼”等關鍵詞,即可直達專屬活動頁面,整個領取流程被簡化為三個清晰步驟:實名認證-領券-使用,真正實現了補貼領取的“一步到位”,優惠觸手可及。
其實早在去年,抖音電商就計劃長期投入資源深耕國補專項。這意味著平臺將不斷優化服務和運營策略,更為商家創造了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機遇。參與國補專項的商家能夠在長期實戰中積累寶貴經驗,并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復用到618等大促活動中,實現從短期增長到長線發展的跨越。
目前,國補政策進入深化階段。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增加到12類,這為眾多細分品類帶來了增長窗口期。
對于商家而言,這也是一次經營策略調整的絕佳契機。借助抖音電商借強大的生態優勢和豐厚資源扶持,商家角色正在經歷從被動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的根本性轉變。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抖音電商商家將在國補政策的浪潮中揚帆起航,駛向更廣闊的商業藍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