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肆宣傳的蘇35竟然如此輕易地被擊敗。
這款戰斗機曾是中國空軍的心頭好,不惜以高價購入了24架。
這架看似依然強大的重型戰斗機,在國內演習中卻連自家的殲10C都打不過。
不僅如此,多個排隊訂購蘇35的國家也悄悄退了貨。
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失寵”。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這批蘇35還有沒有存在的意義呢?
從神壇跌落的明星戰機
蘇35剛到中國的時候,確實備受矚目。
當時殲20還沒有大規模服役,中國正面臨第五代戰機的“空窗期”。
2015年,中國一口氣購買了24架。
蘇-35以其遠大的作戰半徑、超快的速度以及號稱“極致”的機動性能,看起來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然而理想終究要面對現實的考驗。
原本備受追捧的蘇-35在中國軍隊的實際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隨著殲20逐步成熟、殲16迅速普及,就連殲10C的雷達和導彈系統也在演習中直接“壓制”了蘇35。
當初多國訂購蘇35,可后來紛紛退貨。
原因并非飛機性能不足,而是因為美國的制裁。
只要敢買俄羅斯的戰機,美方就會立刻采取措施進行封鎖、斷援和打壓。
蘇-35并不是不想拓展國際市場,但每走一步都會觸雷。
在雷達系統上,蘇-35仍然停留在無源相控陣時代,而各國新一代戰機早已普遍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
再看看戰場上的表現。
俄烏沖突中,有關蘇-35被便攜式導彈擊落的消息傳出,不管消息真假如何,這種傳聞本身就足以讓外界對這款戰機產生心理落差。
這本應該是俄羅斯手中最能打的一張王牌,結果卻陷入了“低空送死”的尷尬局面。
其實也不難理解,俄羅斯空軍缺乏足夠的精確制導彈藥,只能讓戰機低飛投彈,這種戰術下任何飛機都會面臨風險。
但從本質上說,蘇-35的問題更多是“非戰斗之過”。
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發動機方面。
蘇-35配備的117S發動機,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渦扇機型之一,具有極高的推重比和穩定性,尤其在高機動性方面表現出色。
中國航空工業過去一直在發動機領域存在短板,蘇-35的到來相當于送來了一套“樣板庫”。
光是能夠拆解研究、試飛對比,就已經是一次技術突破的機會。
此外還帶來了理念的轉變。
蘇-35依賴近距離格斗和高機動性,這種設計理念在對抗隱身戰機的時代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但它的出現反而促使中國更加堅定地發展“超視距空戰+信息優勢”的研發思路,加速了國產AESA雷達和先進導彈系統的發展。
蘇35,是否還值得信賴?
不可否認,蘇35的確有其價值。
2015年,中國空軍正處于一個技術斷代的關鍵時期。
一邊是老舊的殲-11B,另一邊是尚未成熟的殲-20,中間的過渡非常艱難。
蘇-35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117S發動機性能強勁且穩定,其推力矢量系統在近距格斗中表現卓越,它具備長航程、高載彈能力,是一個優秀的作戰平臺。
在遠海護航、釣魚島及臺海方向的高強度巡邏任務中,它是當時最可靠的遠程戰機。
蘇35可以作為教材、參照系和對比標桿。
通過與國產型號逐項分析比較,我們才能清楚地知道差距在哪里,差距有多大。
殲-20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一方面是技術追趕的加速,另一方面是戰略決策的日益明確。
這種轉型使得那些過于依賴單平臺性能的戰機開始顯得笨重、遲鈍。
蘇-35并沒有錯,只是沒能趕上這趟列車。
蘇35的問題不僅在于“老舊”,更在于“孤立”。
它無法完全融入中國空軍的體系,許多通信協議、作戰邏輯和數據交互都存在障礙。
雖然它可以單獨執行任務,但無法聽懂指令,也無法融入團隊戰術鏈路。
可以讓它獨自突防,但無法讓它與殲-20、預警機、電子戰機協同作戰。
這就注定了它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用得上,但用不好”。
在烏克蘭戰場上,蘇-35失去了昔日的光輝,反而成為了低空活動時被便攜導彈獵殺的目標。
這并不是飛機性能的問題,而是俄軍戰術出現了偏差。
他們無法保障制空權,也不講究體系配合,硬是要讓蘇-35承擔近距離對地壓制這種不適合它的任務。
如今的蘇-35依然在服役。
經過改裝后,它可以掛載國產導彈,接入國產系統,繼續執行遠海方向的戰略威懾任務。
蘇35不會很快退役。
蘇35已經從“希望之星”變成了“補位角色”。
中國空軍的選擇早已發生了改變。
中國空軍的真正轉型是從“性能導向思維”轉向“體系作戰思維”。
現在關注的重點不再是某一架飛機有多強,而是它能否接入整個體系,與指揮系統和無人機聯動,能否實現實時信息共享和精準打擊。
這一點上,蘇35根本無法滿足要求。
它無法兼容中國空軍的數據鏈,不適配最新的作戰網絡,即使再強大也只是“孤軍奮戰”,最多只能擔任伴飛任務,無法勝任中樞任務。
蘇35的價值逐漸退化為“巡邏任務”和“護航展示”,真正的前線任務已經被殲20、殲16等接管。
當年花費巨資購買蘇35,并不僅僅是為了戰斗本身,更是為了研究矢量發動機、航電集成、飛控邏輯,乃至俄式空戰理念。
另外,在“非一線戰區”,它仍然有一定的用途。
在遠程巡邏、戰略展示任務中,它也是一枚合格的棋子。
環球網2018-11-29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國防部:按計劃正常推進
環球時報2019-04-17俄媒:俄售華24架蘇35戰機已全部交付,合同總價值25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2022-07-21“一架蘇35戰機被擊落”!俄媒:歐洲最大核電站遭烏軍無人機襲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