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蹲在麥田里直嘆氣,剛打完吡蟲啉的葉子背面,蚜蟲還在扎堆啃嫩葉。往年噴完藥三天見效果,今年蟲子跟沒事似的,葉片卷得比麻花還緊。
地頭的王大姐拎著噴霧器直跺腳,“這藥錢白花了,到底哪兒出問題了?”原來蚜蟲早對吡蟲啉這類老藥有了抗性,一代代蟲子把抗藥性當成“傳家寶”。
傳統藥劑用了十幾年,蟲子的耐藥基因像春天的野草,瘋長不息。
農科院的老李頭說,現在不少產區的蚜蟲,對吡蟲啉的耐藥性比十年前高了20倍。咋辦?
五類新藥劑成了破局關鍵,各有各的殺手锏。新煙堿類里的噻蟲胺,就像給蚜蟲設了立體陷阱,30%懸浮劑稀釋3000倍,48小時能滅95%的蟲。這藥厲害在持效期長,打完藥能護莊稼5 - 7天,可千萬別連著用,免得蟲子練出抗藥性。
三氟苯嘧啶更絕,直接讓蚜蟲“吃不下飯”,12小時拒食率超90%,配合聯苯菊酯,柑橘木虱見了都得躲。進口的這新貴雖好,可價格讓不少農友猶豫,到底劃不劃算?氟啶蟲胺腈是雙模殺手,觸殺內吸雙管齊下,1克藥兌15公斤水,藏在葉背的蚜蟲也跑不了。
田間試驗測過,治抗性桃蚜,它比吡蟲啉強8倍多,就是得現配現用,怕曬怕擱。雙丙環蟲酯像個溫柔衛士,仿天然除蟲菊酯結構,殺蚜蟲卻少傷益蟲,大棚里用最合適,藥膜能護21天。種草莓的陳大哥試過,用了這藥,瓢蟲死得少了,蟲子也沒了,這法子中用!
乙基多殺菌素來自天然發酵,4小時能撂倒85%的蚜蟲,和螺蟲乙酯搭配,蟲卵都不放過,種草莓櫻桃的首選。綠色防控是趨勢,可這藥的持效期能不能再長點?
農友們心里都打鼓。
科學用藥有講究,清晨露干后噴藥,葉背才是蚜蟲的老窩,噴藥可別漏了地兒。
藥劑復配能增效,新煙堿類加菊酯類,殺蟲速度能提40%,可別單憑一種藥打天下。抗性管理得記牢,一個生長季同一種藥別超過2次,不然蟲子抗藥性又得往上躥。壽光的蔬菜大棚、贛南的臍橙園,這些難纏的產區,靠新藥都打出了漂亮仗。
可有人犯嘀咕,新藥效果雖好,會不會像老藥一樣,用幾年又不管用了?
咱種地的,最怕老法子不管用,新藥雖好,得學會輪換著用,別等蟲子耐藥了才后悔。
“蚜蟲難治別發愁,新藥要用對路數”,種地跟過日子一樣,得跟著科技變,不能死守老經驗。
到底哪類藥最適合自家莊稼?還得看作物品種、蟲情輕重,多跟農技員請教錯不了。害蟲在變,咱的法子也得變,掌握新藥用法,才能讓蚜蟲無處可逃,保住咱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