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毒素是河鲀體內一種劇毒物質,但它并非河鲀自身產生,而是來自外部環境。科學家研究發現,河鲀毒素的源頭是海洋中的某些細菌,如弧菌、假交替單胞菌等。這些細菌通過代謝產生毒素,并附著在藻類、貝類等生物表面。
河鲀通過食物鏈攝入了這些含毒的生物,毒素逐漸在其體內積累,尤其是在卵巢、肝臟等器官中濃度最高。有趣的是,河鲀自身對毒素具有免疫力,這是因為其肝臟中存在特異性結合蛋白,使毒素無法對它發揮作用。
這種獨特的適應性讓河鲀能夠安全地儲存毒素以防御天敵。然而,對于人類來說,河鲀毒素極其危險,僅少量食用即可致命。因此,食用河鲀前需要經過專業處理,以確保食用安全。
(文內配圖均已獲得圖蟲創意授權)
點擊上圖,“百科知識知道”大擂臺,
有問必答,有答必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