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兵團曾經最年輕的軍長,55年時被授予少將,88年百分百有機會被授予上將,他卻提前放棄了這個機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又是什么樣的境界呢?
此人就是謝振華,他與眾多開國少將相比,資歷無疑耀眼。
謝振華,原名謝振泮,1916年出生于江西崇義一個貧農家庭,13歲時,尚且年幼的謝振華繼承了父親的遺志,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兩年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長征時期,謝振華作為紅軍戰士,各種艱苦卓絕的場面一場也沒落下,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等。
1934年,謝振華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的團政委,這一年他才1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紅軍政委。
令人感慨的是,此后,謝振華的軍職在七年的時間里一直沒有晉升,這是否公平呢?要知道,后來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人,都是一同出任政治委員。
這也是謝振華1955年沒有被授予中將軍銜的最主要原因。
謝振華沒有抱怨,踏踏實實做事,努力提升自己,解放戰爭開始后,謝振華的職務水漲船高,從軍分區副政委,逐漸升職到了軍長,成為了三野最年輕的軍長之一,實力毋庸置疑。
謝振華在哪里擔任軍長呢?第九兵團30軍的軍長,這是宋時輪將軍率領的兵團,他們在朝鮮戰場上,狠狠地教訓了美軍。
另外三位軍長,分別是:劉飛、聶鳳智、張克俠,1955年大授銜時,聶鳳智和劉飛都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張克俠由于不在軍隊單位了,未授銜。
按理來說,謝振華也應該授予中將,可惜,他僅僅被授予少將,顯然讓許多人覺得“低配”了。
面對自己被授予少將,謝振華從不抱怨,看得很開,他明白,和犧牲的戰友相比,自己已是萬幸。
1982年百萬大裁軍時,昆明軍區被劃入成都軍區,謝振華原本有機會擔任更高職務,意味著兩三年后的授銜,百分百被授予“上將”軍銜。
誰料,謝振華選擇了退后一步,他的一句話至今讓人動容:把機會讓給更年輕的同志。
謝振華強烈推薦傅全有為成都軍區司令員,只因此人能力強、年輕,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符合軍隊干部年輕化、專業化的新要求。
當時,鄧公準備派謝振華擔任軍事科學院政委,這是個不錯的去處,這一職務依然能獲得授予上將的機會,可是,謝振華給出的回復:想做好精簡整編的工作。
要知道,精簡整編工作,可是得罪人的,下來的將士們情緒很大,偏偏69歲的謝振華扛起了重擔。
這種高風亮節、淡泊名利的選擇,是許多人終其一生無法企及的境界,令人敬佩。
因此,時隔33年,謝振華又喪失了獲得上將軍銜的機會。
其實黨內像謝振華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選擇放下的,不僅僅是軍銜,更是個人榮譽背后的虛浮,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腳踏實地做事,寶貴精神永遠值得后人學習和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