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造歷史,奮斗成就夢想。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無數平凡勞動者以汗水澆灌熱土,用雙手鑄就輝煌,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他們中有煤礦安全生產的“多面手”和技改“尖兵”,有15年為群眾調解爭議的基層工作者,有主持氫氣有關國家標準制定的科技創新先鋒,也有幫助農戶將蘋果賣給全世界的運銷能手……他們是時代的脊梁,是值得致敬的楷模!4月30日上午,自治區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銀川召開,138名自治區勞動模范和60名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展現新時代奮斗者的風采,寧夏新聞特別推出勞模系列報道《榜樣的力量》。讓我們以勞模為榜樣,以勞動為榮,以奮斗為美,共同奏響新時代“勞動最光榮”的強音!向每一位努力奔跑的追夢人致敬!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羊場灣煤礦,這座西北首個千萬噸級現代化礦井每天都在將挖掘出的煤炭輸送到周邊各地。羊場灣煤礦綜采二隊有著無比榮耀的歷史,成立至今采煤累計超過7000萬噸,連續21年安全生產零死亡……2025年自治區勞動模范劉宏強正是羊場灣煤礦綜采二隊隊長、工程師,他創新推出的“4331”班組管理法,更是成為全礦班組管理的標桿。
劉宏強18歲參加工作,21歲被提拔為班長。短短兩年間,他就成長為隊里的“多面手”和“尖刀兵”。自擔任隊長7年來,他帶領的班組紀律嚴明、戰斗力強勁,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2014年,劉宏強榮獲寧煤公司十佳班組長,2018年榮獲寧煤公司勞動模范,2019年榮獲國能集團勞動模范,他用責任和擔當,賡續著綜采二隊安全生產周期長達21周年的驕人業績。劉宏強足跡遍布9個綜采工作面,處理隱患700多條,生產原煤1800多萬噸。精細管理護航,筑牢安全發展防線。劉宏強視安全為生命線,提出“145520安全管控模式”,融合安全、制度、行為文化,確立“一點都不能傷,一個都不能少”準則,針對員工年齡結構,從思想根源抓安全,開展“站式”班前會、“班組安全民主會”等系列特色活動,實現安全運行2200天,杜絕碰手碰腳以上事故,打造了“高產高效、幸福安康”品牌區隊,將安全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貫穿滲透于安全生產管理全過程。“讓井下工作面成為安全場所,讓采煤工人成為一個安全的、綠色的、幸福的、受人尊重的職業。”這是劉宏強的夢想。
面對生產難題,劉宏強勇于突破、敢于創新,采用雙向割煤等先進方式提高工效3.5倍;攻克智能化開采技術難題,綜合使用率超90%,改造聯巷變通道,多采原煤4萬多噸、節省工期成本25萬元。6年來,累計完成革新項目20多項,增效500多萬元。2024年,面對二號井復雜的地質條件和煤質難題,劉宏強大膽革新、精準施策,將煤質發熱量從3200焦耳/克提升到了3900焦耳/克。在智能化發展的道路上,劉宏強帶領團隊攻克了智能化開采的多項技術難題,實現了自動護幫、割煤、移架等工序的自動化,綜合自動化使用率超過90%,為煤礦的智能化轉型貢獻了力量。如今羊場灣煤礦綜采二隊的紀錄在劉宏強的帶領下不斷刷新。
當智能化工作面取代傳統采掘,這位煤海守望者正用實干詮釋著新時代的礦工精神。他既是大地能量的開采者,更是生命尊嚴的守護者。在通往地心的巷道里,劉宏強的礦燈始終明亮,那是安全之光的永恒指引,更是中國能源人精神火炬的生動寫照。(寧夏新聞網記者 閆文麗 圖片由被采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