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與秦檜有什么關系,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只知道油條是一類早餐,搭配豆漿更美味,秦檜則是南宋時期的一個奸臣,以賣主求榮的形象站在岳飛的對立面。直到最近查閱相關史料才發現,油條居然是因秦檜而生,而這普通的油條里面也藏著國人天真的善惡觀。
相傳,在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的一座名為“眾安橋”的橋下有兩家早餐攤,一家由李四經營賣芝麻燒餅,一家由王二經營賣油炸糯米團,當時正值秦檜與其妻王氏當道時期,兩人合謀將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于風波亭。
岳飛遇害的消息傳開后,一時間群情激憤,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痛罵賣國賊秦檜夫婦,王二和李四聽到這一消息后,同樣氣氛。李四不由得攥起拳頭往案板上一敲,“你看我來整治這斯”,說罷就從面案上揪下兩塊面疙瘩,捏出兩個面人,一個吊眉似秦檜,一個翹嘴似王氏。放在案板上操起刀就要把這兩個面人砍成萬段。
王二見狀里忙阻攔,“這樣也太不解恨了,得叫他點天燈、下油鍋”,說罷,李四和王二就把這兩個面人背靠背揪在一起,丟進鍋里,百般油炸,直至皮嬌骨酥,并取名為“油炸檜”,意為油炸秦檜的意思。兩人開始大聲吆喝叫賣,“快來看,油炸秦檜了”,附近行人聽見后,紛紛購買,將面人撈出后你一塊,他一節,你撕他咬,都覺得解恨,其他商販見狀也都紛紛效仿。
秦檜得知此事后,開始派人四處抓捕,人們為求自保,只好將“油炸檜”改成了“炸油條”,并流轉至今。
用炸油條來表達對秦檜夫婦的憎惡的這種方式,在歷史上其實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只不過“炸油條”這個主體變了,但實質這就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
有人將國人這種“油炸秦檜”的方式形容為是一種樸素的憎惡情感,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天真的善惡觀,仿佛將叫做“檜”的面條油炸后,秦檜夫婦就真的深受其痛了一樣,亦或是在秦檜夫婦死后,鑄兩個跪拜形狀的秦檜夫婦的銅像,奸臣就敗了一樣。
到現在我都覺得魯迅先生洞察事物確實是入木三分,那時的宋人當然知道“油炸秦檜”只能過過嘴癮,那時的文武精英當然也知道秦檜不過是宋高宗的白手套,但他們不會像巴黎的暴民一樣去沖擊巴士底獄,因為這種天真的善惡觀告訴他們,油炸秦檜不僅能在精神上戰勝秦檜,而且還能享受口舌之福,要不然我們今天的早餐上就少了一道美味的“豆漿就油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