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梵蒂岡城簡短會晤,討論了俄烏沖突無條件停火事宜。這是兩人2月底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吵后首次會面,正值旨在結束俄烏沖突的談判進入關鍵期。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內面對面坐著,彼此湊近,討論俄烏沖突無條件停火事宜,身邊沒有助手。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發文說,他與特朗普進行了“一對一”會面,討論了“全面、無條件”的停火,以實現可靠持久的和平。
外界關注,隨著美烏討論無條件停火,俄方稱愿無先決條件與烏方談判,俄烏沖突會否迎來拐點?對此,有分析認為,美方希望盡快達成停火,兌現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承諾,但其“和平計劃”離俄烏的訴求均有差距。在各方在談判桌上過招之際,前線戰事也依舊激烈。近日烏克蘭多地受到導彈或無人機襲擊,基輔遭大規模空襲。俄烏在俄庫爾斯克州的爭奪也備受關注。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匯報說,俄方已從烏軍手中收復庫爾斯克州。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資料圖)
美國國務院宣布批準向烏克蘭出售F-16戰機零配件和訓練、維護等服務。美國媒體報道,這筆總額3.105億美元的交易費用將作為美方投入,折算在美烏根據礦產協議計劃建立的礦產開發基金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根據礦產協議,烏克蘭方面相對以前需要從美國得到所謂的安全保障,已經有了一個更具體或者更現實的訴求,那就是通過這種用礦產協議有可能給美國帶來的收益來換取美國的武器,包括F-16戰斗機這樣的武器。
美國與烏克蘭正式簽署一份礦產合作協議。這份協議剛簽完,外界一片叫好,說美國愿意出錢、烏克蘭拿資源、雙方五五開。可仔細看一看,就會發現一個尷尬點:烏克蘭只管出東西,卻沒資格決定這東西怎么用、誰來用、用完干什么。表面五五開,實際上是主動權全部丟失了。從執行層面講,美方資本主導下的利潤往往會轉化為“專款專用重建基金,而基金的用途、撥付節奏、項目歸屬、審批機制,全部在美方定義的“監管架構”下進行。
澤連斯基(資料圖)
特約評論員表示:此次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的所謂礦產協議,目前僅披露了協議架構的細節,對于核心內容卻避而不談,尤其是美國能否從協議中獲取最初期望的收益,協議中并未給出明確說法。烏克蘭和俄羅斯在相關談判中態度強硬,均未作出讓步。美國即便對烏克蘭施壓,或者試圖與俄羅斯進行利益交換,都無法改變這一僵局。在此情形下,若想達成一份所謂的“階段性成果”,美國只能自己退讓一步。畢竟,若雙方都不肯妥協,談判便只能陷入停滯。
特朗普(資料圖)
日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對媒體宣讀了國務卿魯比奧的短信,后者表示當下“已經到了雙方應該拿出結束沖突具體建議的時刻”。事實上,面對美方近期的威脅,可以說它們話音剛落,俄方已經連“退”了三步:第一,承諾在今年衛國戰爭勝利日期間停火72小時;第二,釋放出明確信號,愿意與基輔當局進行無條件談判;第三,在和魯比奧的通話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釋放出友好信號,比如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俄美戰略關系上,俄方愿意尋求利益平衡。
對于俄方同意無條件談判一事,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疑很高興,因為這表明,他推動停火和談的進程,取得了極大突破。事實上,就在近期,特朗普才上演了堪稱歷史性的丟人一幕?日前,特朗普接受某重量級媒體“執政百日”專訪,在專訪中,特朗普宣稱自己此前稱“上任后24小時內就能結束沖突”是在“開玩笑”。坦白說,美國的歷史雖然對比中國這樣的文明古國,實在不算悠久,但發展至今也經歷了47任總統,但要論言論之不負責任,恐怕過去所有美國總統加起來,比起特朗普都只能自愧不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