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夫常常會說:“鴨肉、鵝肉等性寒涼食物,多食易凝滯血脈,傷脾胃陽氣,不利于外科瘡瘍等疾病的恢復。”
皮膚科大夫常常會說:“濕疹、銀屑病、皮炎等皮膚病,辛辣刺激、魚肉海鮮、牛羊肉等,這些食物都不能吃?!?/p>
腫瘤科大夫常常會說:“腫瘤晚期常常陰陽氣血虛,病人常常會食補,但是海參不能吃,牛羊肉盡量少吃,發物一定要避免食用。”
這些,就是大夫們口中的“發物”,那么,“發物”究竟是怎樣一類食物呢?中醫是如何認識發物的呢?
“先講一個關于發物的故事”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后,便加緊殘害開國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后,便加緊殘害開國功臣。元帥徐達患了“發背”,最忌吃鵝肉,朱元璋卻別有用心地賜徐肥鵝一只。因鵝為發物,易動火發瘡,徐達明知其惡意,但又不敢違君之命,只好當場吃下。不久,徐達“發背”擴散而亡。
為什么呢?因為鵝肉性寒涼,中醫理論中有“寒性收引”、“寒性凝滯”之說,而瘡瘍初起,多因氣血壅滯肌膚或皮膚膜外,有的挾風挾濕,多食寒涼之物,一方面使邪氣不易透達外出,甚至留邪內陷而加重病情;
另一方面寒涼之物易傷脾胃陽氣,脾胃為生化之源,陽氣受損致運化失健,氣血生成不足,不利于瘡瘍后期創口的恢復,嚴重者難于生肌收口,創口延遲愈合,甚至會出現逆證。
“中醫是如何認識發物的呢?”
在中醫的角度上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這就是食物的“食性”。
如果不懂食性,那么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舊病,加重已發疾病,削弱藥力,這是食物的“發性”,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發物”。
所謂“發”,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內存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復發作。而如果體內沒有“伏邪”,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體質適量吃些“發物”則是無害的。
“常見“發物”有哪些?”
常見“發物”類型一覽表
類型
食物
忌食人群
宜食人群
發熱之物
生姜、花椒、胡椒、羊肉、韭菜、咖喱等
多為辛辣食物,愛上火的人最好少吃,如口腔潰瘍或牙齦腫痛者
怕冷的人可適量吃些,有助溫補陽氣
發痰濕之物
糯米、豬肉、米酒等
多為油膩食物,身體困倦、胃口差、大便黏膩等體內濕熱有痰的人要少吃
有口干舌燥、咳嗽、肌膚干燥等陰虛癥狀的人,可適當吃一些
發風之物
蝦蟹、雞蛋、香菜、椿芽等
多為腥膻類食物,可誘發人體過敏反應,加重瘙癢癥狀?;加懈鞣N過敏性疾病的人不適合吃
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發冷積之物
冷飲、涼茶、西瓜、柿子、梨等
多屬生冷食物,容易損傷人體陽氣。怕冷、手腳冰涼的人應少吃
總體來說,生冷之物不建議吃,熱性體質的人可酌情吃一些
發滯氣之物
羊肉、蓮子、芡實等
腹脹、厭食者,服用健脾養胃、祛痰化濕藥物的人應少吃
氣急易怒、小便不禁、腹瀉者可適量食用
動氣血之物
胡椒、海椒、可食用昆蟲類
喝酒上臉的人最好少吃
有頭痛、肩痛等癥狀的人可適當吃一些
發熱之物
指使人體產生火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
這類發物對于熱性體質、陰虛火旺者不適合吃;對于結核病患者及傷口有炎癥的人也不適合;發熱口渴、大便秘結之人不宜食用。
但對于寒性體質(即陽虛體質)者來說,吃這些發熱的食物往往有驅寒益陽的作用,有助于驅除體內的寒氣。
發風之物
如海鮮、魚、蝦、蟹、雞蛋、香椿芽鵝、等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如蕁麻疹、濕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
患有蕁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或患有過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鮮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是發物,容易誘發疾病。
不過,蝦等海鮮對于不過敏的人來說,因其富含優質蛋白質,是良好的營養物質。
濕熱之物
指影響脾的運化,助濕化熱的食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對于脾胃虛弱、痰濕體質等人群,濕熱發物都不適宜多吃?;加袧駸?、黃疸、痢疾等疾病者應忌食。
中醫講“甘能令人中滿”、“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油膩易生濕熱,而產生疔瘡。
痰濕體質的人一般比較胖,容易困倦,舌苔多白膩。因為這種濕熱之類的發物較難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濕滯,引發脾胃不適和其他癥狀。
但是,濕熱發物并非絕對不好,例如糯米對于中氣不足的虛弱人群有一定補益作用。
發冷積之物
是指具有寒涼的特性,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而導致泄瀉、冷痛、咳嗽、胸痹等病癥,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萵筍、柿子等食品。
一般脾胃虛寒、寒癥體質等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對于實熱體質的人群,冷積發物是比較好的降火良方,尤其在夏季,但是也不宜多吃,以免過度傷陽。
發燥之物
可使人體產生干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熱的性質、又具有傷津液的特征,如炒干果中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等。
動血之物
能傷絡動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圓、羊肉、狗肉、白酒等。
此類食物多具溫熱性質,易迫血外出,如血熱上沖的衄血、吐血、咯血,或血熱下注的痔瘡、月經過多、血尿等。
一般對于各種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病癥的患者不適合食用。
雖說吃山楂開胃,但生山楂開胃活血,可誘發流產,所以妊娠期間山楂就是動血發物。
不過,這些食物有非常好的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療效,可用于防治血瘀型頭痛、肩周炎及部分種類的風濕性疾病。
滯氣之物
如豆類、薯類、油膩食品、油糕、蕎面、莜面、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這類發物有滯澀阻氣的作用,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機阻滯不暢,產生胃脹、腹脹。
特別是對于脾胃虛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沒胃口等癥狀。
不過,這些食物不少都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泄的功效。對于脾虛型腹瀉或者腎虛早泄的人群有一定食療效果。
光敏性食物
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如萵苣、茴香、莧菜、薺菜、香菜等。
這些食物不大量食用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過敏體質人群要少吃。
發物的范圍其實很廣泛,幾乎涉及大家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與其對發物警惕,不如好好認識發物,正確吃發物。
因為只要懂得如何結合自己的證型吃“發物”,一樣能達到養生防病的功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