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宣布將于 5 月 9 日作為觀眾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閱兵式之后,就受到了來自歐盟總部的強烈施壓。在某個時刻甚至讓人覺得,武契奇 “屈服” 了。起因是有消息稱,他上周因為健康問題中斷了對美國的訪問,甚至還曾短期住院。不過,事實證明,武契奇還是信守了承諾,決定飛往莫斯科,不過,這行程卻充滿了波折。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兩國以 “飛行目的具有政治敏感性” 為由,禁止武契奇的專機飛越其領空。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這一決定,表面上看似是基于所謂的“敏感性”,實則是受到歐盟政治立場的影響。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一直要求成員國和候選國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甚至明確表示 “不希望歐盟候選國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活動”。而塞爾維亞作為歐盟候選國,武契奇的這個決定被視為對歐盟立場的公然挑戰。
不僅如此,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態度與歷史背景密切相關。這兩個波羅的海國家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對俄羅斯的警惕和敵意由來已久。尤其是拉脫維亞,歷史上曾被蘇聯占領,獨立后一直將俄羅斯視為威脅。
那么拉脫維亞與立陶宛這種小國,加在一起不足1000萬,就算對俄羅斯有敵意,可為什么它竟然敢無懼俄羅斯的威脅,公然禁止武契奇的專機飛越其領空呢?那是因為北約成員國的身份讓它們有恃無恐:北約第五條款寫明,“對某一北約成員國的武裝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而且各國必須采取‘使用武裝力量等自認為必要的行動’”,因此,兩國才敢采取強硬措施,試圖阻止武契奇的行程。
不過,這事兒背后,還藏著復雜的國際關系。歐盟之前就表態了,不希望歐盟候選成員國參加莫斯科的活動。但是武契奇沒被這壓力嚇住,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也表示要按計劃訪問莫斯科。這就說明,在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歐盟內部現在也不是一條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