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蹲多了,思考也多了
每次逛商場、看電影、上高鐵,我都懷疑人生:
男廁這邊——暢通如高速,女廁那邊——排隊如春運。
你說咱們上個廁所怎么就變成了性別特供版“生存游戲”?!
有人問:“為啥不把女廁所設計得大點呢?讓姑娘們別老站門口跳腳、抱臂、互相勸‘再忍忍’。”
這個問題啊,得從設計師的腦回路說起。
1. 設計師的腦子里,廁所只是個“格子”
在許多設計師眼里,廁所就像拼圖:男廁和女廁面積對半切,格子擺好,任務完成!他們關注的是——“對稱美學”“CAD圖紙整齊”“預算控制精妙”,至于你女廁排到出口,他們OS是:那是運營的事兒。
2. 男廁效率堪比麥當勞自動點餐機
男廁所基本配置:
- 小便池(排排站)
- 大便坑(備選項)
一個男生平均如廁用時:40秒——120秒(極限)而且80%的時候只是“沖進來→一站→一沖→走人”,效率高得像卸貨機器人。
3. 女廁:一場宇宙級多任務處理
女生上廁所是個復雜系統工程,內容可能包括:
- 內部結構層層疊疊(衣服、內搭、連體褲等)
- 生理期特殊工序(拆包、換、卷好、處理)
- 照鏡子校妝(我說的是洗手臺前的排隊)
- 扶小孩、帶爸媽、拎包包、壓裙角……所以女生上一次廁所,時間往往是男生的2-3倍起跳。
而你卻給她們分一樣大的空間?這不是設計,這是陷阱。
4. 真要擴女廁,問題又來了
你以為把女廁面積一擴就天下太平?那你太天真了:
- 商場方一看:“啥?建大點要多花錢?”
- 男性設計師一想:“我上廁所都不用排,這不是很公平嗎?”
- 甲方爸爸說:“這預算再砍砍,把洗手臺做小點。”
于是最后設計圖一敲定,男女廁依舊你2㎡我也2㎡,誰也不許多一磚。
那有沒有人做對了呢?
還真有。
一些聰明的商場、機場,已經悄悄搞出了“女廁多蹲位比例原則”,甚至流行了“共享廁位制”:→ 空出來的男廁小便池位,靈活調整為女性使用。
還有高鐵站上還設置了“第三衛生間”和“母嬰室”,那真是人類文明的光!
結語:
如果你再看到女廁排隊排成長龍,而男廁空空如也,不妨站出來說一句:
“不如把這面墻拆了,讓女士們也體驗一下通暢人生。”
畢竟,一個合理的廁所設計,關乎的是公共尊嚴,不只是“誰先蹲上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