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4 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著記者直言不諱:這周不打算給中國領導人打電話,還吐槽跟中國建交是尼克松這輩子干過最失敗的事。這話一出,國際社會瞬間炸開了鍋,大家都在琢磨:中美關系這是要徹底鬧僵,還是特朗普又在放 “煙霧彈”?
說起中美建交,還得把時間撥回 1972 年。那時候尼克松訪華,堪稱國際政壇的 “破冰之旅”,直接打破了冷戰時期中美敵對的僵局。到了 1979 年,兩國正式建交,這一操作直接重塑了全球格局,形成了 “中美蘇” 三足鼎立的局面。建交后的幾十年里,中美貿易從最初的 “小打小鬧”,發展到 2024 年數千億美元的規模,兩國經濟都跟著這趟 “合作快車” 飛速發展。
可特朗普為啥非要說建交是 “糟糕透頂” 的決定?說白了,就是拿中美貿易逆差當 “槍桿子”。在他眼里,美國過去幾十年和中國做生意全是 “賠本買賣”,特別是貿易逆差這事,讓他覺得美國吃了大虧。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 “政治嘴炮”,想靠這種激進言論給自己拉支持率。
提到特朗普,就繞不開那場持續多年的中美貿易戰。2018 年開始,他大手一揮給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最高加到了 245%。中國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對美國產品加征 125% 的關稅。這一來二去,兩國關系陷入僵局不說,連美國自己的經濟都被拖下水。美國企業成本飆升,物價跟著漲,農民賣不出去農產品,工廠訂單也少了。反觀中國,一邊擴大內需,一邊搞技術創新,一點沒被這波 “攻勢” 打垮。
有意思的是,美國高層前腳剛放出要和中國談關稅的消息,股市立馬飄紅,股民們都盼著兩國能握手言和。結果特朗普后腳就潑冷水,說不打算通話了。這種反復無常的操作,讓中美貿易談判的前景變得跟 “霧里看花” 似的,誰也摸不準下一步。
特朗普為啥這么執著地打 “反華牌”?其實背后藏著兩層小心思。第一層是他那套 “美國優先” 的老劇本,想靠單邊施壓重新劃分中美貿易 “蛋糕”,可這種霸道做法不僅把中美關系搞得劍拔弩張,還讓美國在國際上的口碑直線下降。第二層就是國內政治盤算,美國有部分保守派選民,看到中國發展得又快又好,心里直犯嘀咕,擔心中國搶了美國 “世界老大” 的位置。特朗普就靠這些激進言論,哄住這部分選民,穩固自己的政治地盤。
現在的中美關系正站在 “十字路口”,特朗普的強硬態度要是一直不改,兩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的博弈肯定會越來越激烈,到時候全球供應鏈、經濟復蘇都會跟著遭殃。但換個角度想,合作的大門也沒徹底關上。中國現在全力打造 “雙循環”,自己就能 “造血”;美國要是想解決氣候變化、公共衛生這些全球性難題,也離不開中國的幫忙。
從尼克松訪華到現在,中美關系走了五十多年,有過握手合作,也有過劍拔弩張。特朗普對中美建交的批判,與其說是客觀評價,不如說是為了自己政治利益的 “表演”。未來兩國到底是針尖對麥芒,還是重新坐下來談合作,不僅關系到中美兩國老百姓的生活,更影響著全球的穩定和發展。希望雙方都能多些理性,少些沖動,畢竟合作才能共贏,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