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數據資產化已成為企業戰略轉型的核心議題。2025年4月22日,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其“基于人和大模型的政務智能客服V1.0”研發項目中的922.1萬元支出,已作為數據資產成功入表并列入開發支出。這一案例不僅標志著政務數據要素的價值轉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也為數據資產入表會計(DACPA)的實踐提供了標桿樣本。
作為城市數字治理領域的技術服務商,數字政通的主營業務涵蓋城市管理平臺搭建與12345熱線智能化改造。此次入表的數據資產源于其自主研發的AI政務客服系統,該系統在深圳福田區的試點中已實現公文處理效率提升90%、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95%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已獲得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商憑證》,并通過“人和大模型”等產品完成數據產品登記。年報進一步披露,2025年公司將深化與各地數據局的合作,探索從數據治理、評估到交易的全鏈條價值挖掘。這一系列動作表明,數據資產入表不僅是財務處理的技術環節,更是企業向“數商”轉型的戰略支點。
數據資產入表對企業的影響體現在三個維度:財務層面,合規入表可優化資產負債表結構,提升資產規模與融資能力;業務層面,通過數據產品登記與交易,企業能開辟新的營收渠道;戰略層面,則有助于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數字政通的案例印證了這一點——其通過數據資產入表強化了政務AI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為后續數據要素流通奠定了基礎。
這一趨勢催生了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數據資產入表會計(DACPA)作為新興職業,需同時掌握會計準則、數據估值、合規審計等復合技能。以數字政通為例,其入表的數據資產涉及研發支出資本化判定、大模型訓練數據權屬確認、政務數據脫敏標準等專業問題,需由具備跨領域知識的人才完成。當前,這類人才在企業端呈現緊缺狀態,尤其在金融、政務、醫療等數據密集型行業,持有數據資產入表會計證書的從業者已成為人力資源爭奪的重點對象。
為滿足市場需求,數據資產入表會計考試體系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等級,考生可根據自身條件跨級報考。考試教材包括通用理論指南《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及分級實務手冊《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內容覆蓋數據資產確認、計量、披露全流程。全國35個城市設有線下考點,涵蓋所有省會及深圳、廈門等經濟活躍地區。準考證于考前一周開放下載,考試科目聚焦數據資產評估方法、入表合規要點等實務操作,與企業真實需求高度契合。
從行業視角看,數據資產入表會計考試的意義遠超技能認證本身。一方面,它為從業者提供了系統化學習數據要素政策的通道,例如數字政通案例中涉及的研發支出資本化規則,在《數據資產會計管理實務(高級)》中有專項解讀;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考核推動行業建立統一的數據資產估值與審計框架,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隨著各地數據交易所配套制度的完善,持證人員將在數據產品掛牌、跨境流通等場景中發揮關鍵作用。
回看數字政通的實踐,其數據資產入表既是對《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的響應,亦為同行提供了可復用的經驗。未來,隨著更多企業加入數據要素市場,數據資產入表會計的職業價值將加速釋放。對于有意進入該領域的從業者而言,及早掌握《數據資產會計管理理論》中的估值模型,熟悉實務中的權屬分割與成本歸集方法,或將成為職業躍遷的重要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