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狂風暴雨大作。行駛在斑駁的路面上,把車速放到最慢,間或還能看到一輛車依舊飛馳而過,像是喝了酒的醉漢,左奔右突。車品即人品,我年輕的時候也這么做,當仁不讓,見縫插針。中年,到了該慢悠悠地,安全第一的境地。
與友人聊。他又覺無聊,我何嘗不是如此。無聊倆字,配得上這中年。說是中年,其實從年輪上看,已經過去了大半。那為何又感到了無聊空虛呢?我想,十有八九是看透了這虛幻的人生罷了。虛和空,組成了人生。人生本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旅程。來了,又去了。去了,又來了。沒等揮一揮衣袖,就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但是很多人還是和過去過不去,唯獨過去是真的過去了,硬是和過去過不去,那么還真過不下去。千萬別和過去過不去,也千萬別再事后諸葛亮了,就是諸如那些早知道的說辭。早知道,誰愿意這樣度過一生,因為怎樣的一生終將是毫無意義的,也終將是一個人的面對。
在閱讀一本鄭秋豫寫的《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內容是罹患阿爾茨海默癥的丈夫,在漸漸失去智力的過程中,她一個人全程照顧又將他送到照顧機構的心路歷程。他們家原本三個人,后來女兒出國,剩下兩個人,再后來丈夫漸漸地生病,她也提前兩年就退休在家照顧丈夫。
當兩個人曾經互訴衷腸,相互交流的時刻再現,如今面對的卻是一個毫無反應能力的人,丈夫甚至忘了自己是誰。在這樣的孤獨的時刻,她才真切認識到孤獨才是一輩子的修行,孤獨才能夠讓自己真正面對余生,所以,才有了這樣一本書。
中年,還沒面臨著照顧的話題。但回想時刻,我曾在寒暑假里照顧過爺爺奶奶。但那樣的照顧僅僅是暫時性的,最多一個月的時間。與一年和幾十年比較起來簡直是毛毛雨了,壓根不值得一提。當一個人要照顧另外一個人直到生命結束,在這樣的一段旅程之中的話,對照顧者來說,煎熬是身心俱憊的歷練。
而慢慢地,每個中年人都將會面對這個課題,那就是我們的父母親,如何照顧他們的晚年。作為一個80后的成員,我們經歷的這四十年,可謂天翻地覆的變遷,劇烈而悲愴,什么都趕上了。
當感到無聊,當感到空虛,當感到無意義,也就說明了中年必然如此。多年前的一個月夜,我在野外的蘋果園內,三叔和他的幾個同學造訪,帶著酒和菜,在月下的蘋果樹下,舉杯酣暢,把酒言歡,我只有在旁邊聽著他們中年人在聊天,卻并無感覺到無聊和空虛,那是1998年的某個夜里。
那時,也并未覺得他們的中年是如何蒼老,卻是生機異常的,那歡樂的笑聲,那月下的影子,那談笑的姿態,早已經深深印刻在記憶的長河之中,歲月流淌,記憶卻未曾磨滅。
或許每代人的中年也并不是一致的,即使心態也可能迥異吧,時間的車輪只知道往前跑,并沒有片刻的停留跡象,就到了碾壓自己的年齡的時刻,去體會吧,每一個中年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