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文章里提到我加倉了一只消費行業指數基金。有一些粉絲看到了后,在評論區問我到底買了哪只消費行業指數基金。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提問,我的內心都是免不了一聲嘆息。基金不像股票,基金的作業實在是沒有必要一筆一劃地抄的。
不少人以為同類的基金,大V和專家看好的同類基金一定是漲得快,漲好。其實不然,大V和專家也是凡人,沒有修過仙。大和專家也不知道自己買的基金未來會不會在同類基金中跑在前面。
以我買的消費行業指數基金為例,在看好消費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前提下,具體消費行業指數基金的選擇,我是隨機選擇的。我并沒有花費數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在十幾只甚至幾十只消費指數基金之中進行橫向或縱向的基本面數據的對比。我只用了幾分鐘就隨意選擇了一只消費行業指數基金并買入了。
只要是消費行業的指數基金,未來幾個月、幾年它們的行情表現差距微乎其微,行情漲幅上下相差大多只有幾個百分點。不可能幾年后一只消費行業指數基金大漲90%,另一只消費行業指數基金大跌30%。
而且基金的漲幅有一定的偶然性。現在看起來資產配置最佳的一只基金,未來幾年不一定能跑贏那些配置組合看起來不那么完美的同類基金。所以,只要看準投資的行業大方向即可,沒有必要在同類基金中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糾結于哪一只更好。換句話說,朋友們,你們隨意買一只消費行業的指數基金,未來都有可能比我買的這只漲得多。
有人看到我昨天又加倉了幾千元的消費行業指數基金后評論說:“你作為大V好像有無限的子彈,能無限加倉。”我看到這樣的評論后又不禁想回復幾句:
其實,你們也有無限加倉的能力。只不過你們不愿意這么做而已。我所做的無限加倉主要表現在熊市里每個月都要多少買點股票或基金。在牛市里我是堅決一股不買的。那些不理解我甚至諷刺我無限加倉的人,他們與我正好相反。他們在熊市里堅決一股不買,他們只在牛市里堅決加倉,堅決到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和低風險理財產品進行牛市加倉。
說他們沒有加倉的子彈,那為什么一到牛市,他們就有錢加倉?怎么到熊市就沒有錢加倉了?說到底他們不是沒有資金的問題,是投資理念的問題。他們認為熊市風險大,容易虧損,所以在熊市里堅決不加倉。在行情不好時,他們有錢也變得沒錢加倉。在行情變好后,他們沒錢去借錢,也要變得有錢加倉。
低收入的朋友每個月擠不出幾百元加倉嗎?高收入的朋友每個月拿不出幾千元加倉嗎?唉,非不能也,唯不為也。目前,A股處于歷史低位,投資者最大的風險不是倉位過重,相反,歷史低位不加倉,高位瘋狂買,才是人們最大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