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消息,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的使館開放日暨甘肅省推介活動上,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國不愿打關稅戰(zhàn),但不怕打。如果美方準備要談,就應當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tài)度。謝鋒說,美國從國際貿易中受益頗豐,既享受了來自全球物美價廉的商品,又在金融、科技、服務等高附加值領域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2022年美資企業(yè)在華銷售額比中資企業(yè)在美銷售額多出4000多億美元。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的、雙贏的。
特朗普(資料圖)
據(jù)悉,當?shù)貢r間周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就貿易協(xié)議舉行會談,他與中國談判的主要優(yōu)先事項是確保達成公平的貿易協(xié)議。他還表示,對中國達成協(xié)議的前景表現(xiàn)得更加樂觀。在采訪中,他承認自己對中國“非常強硬”,實際上切斷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此前,4月22日,在市場持續(xù)波動的背景下,特朗普暗示可能對與中國的貿易戰(zhàn)采取180度大轉彎,稱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為零”。
特朗普這次沒有提到任何前提條件,并且還“釋放善意”,聲稱不打算把降低關稅,作為與中方談判的手段。這一說法與此前的態(tài)度可謂是天壤之別,此前特朗普政府一再放風,包括關稅在內的各種方案,都是特朗普政府施壓的工具。如今特朗普的語氣在沒有之前的囂張,這是為什么?此言一出,輿論紛紛猜測:特朗普此舉是對中國示弱,還是別有深意?對此需要從多重角度剖析,這一表態(tài)背后的政治經濟邏輯,理清其中的策略與風險。
特朗普(資料圖)
分析人士表示,從特朗普半個月內超過五次釋放不同的信號表明“中美可以談判”這件事不難看出,現(xiàn)在真正著急的是美方,美國需要一段時間“過渡期”來緩解脫離中國供應鏈帶來的經濟痛苦。但特朗普在采訪中堅決稱作是“中國的經濟受破壞嚴重,是中國想談判”,來為自己找補,同時也避免媒體抨擊他在“認輸”。而且特朗普這次說降低對中國的關稅,可能在5月份之內就會實施,外加任命美國駐華大使等事件,來促成中國和美方開始談判關稅,否則中國一直“不予理睬”美方是堅持不下去的。
從承諾不會繼續(xù)上調對華關稅,到主動談及下調關稅的可能性,再到如今給出取消關稅的具體“條件”,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的態(tài)度,是呈明顯軟化趨勢的,只不過這種軟化并非沒有條件,而是暗含了美方必須在中美經貿往來中“占據(jù)上風”。據(jù)悉特朗普政府擬簡化關稅談判路線圖,并以此為模板開展“對等關稅”談判。有分析認為,無論是對中美關稅談判持樂觀態(tài)度,還是對外放出中美領導人已經通話的消息,其實都是特朗普政府用以對華施壓,迫使中方加速磋商進程的一種手段。
美國示威群眾(資料圖)
我們不難看出,特朗普說計劃下調對華關稅,大概率只是為了挽救美國股市以及繼續(xù)忽悠戰(zhàn)略不穩(wěn)的小國。至于找中方要臺階的說法不完全對,雖然現(xiàn)在美國確實是在做困獸之爭,但是也不要低估特朗普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決心。而如果他真心想要下調對華關稅的話,就不會只是說說而已,更會做出一些相應的動作。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美國投資者的確希望特朗普下調對華關稅,因為中美貿易戰(zhàn),切切實實受傷的正是這些投資者們。
只能說,全球經濟的穩(wěn)定,需要中美兩個大國相向而行。中方的堅定立場與合理訴求,為今后的談判奠定了基礎,而美方是否能拿出真正的誠意,也將決定局勢的下一步走向。會談即將開始,全球都在觀望,雖然結果難以預測,但能走到談判桌前,已是一個重要的起點。未來是否能從“接觸”走向“妥協(xié)”,關鍵還看美方是否愿意在對話中,真正做到尊重、務實、合作,全球市場已經發(fā)出信號:中美緊張的貿易局勢緩和,是所有人都樂見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