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今天(5月9日),全球都在聚焦兩件大事。
而且某種程度上,都跟中美明天(5月10日)的談判息息相關。
01
第一件大事,美英達成協議。
這也是特朗普發起“對等關稅”后,達成的第一份協議。
為此,特朗普還賣了個關子。
他提前1天放風,在5月7日表示:我要宣布一件大事,跟“某大國”達成了貿易協議。
但又不說是哪個國家,白宮官員也配合著語焉不詳。
直到5月8日當天,特朗普才揭曉謎底:這個國家就是英國!
自此,美國對英關稅,從原先的3.4%提高到10%,但取消對英國鋼鋁25%的關稅,且允許10萬輛以內的英國汽車關稅,從27.5%下降到10%;
英國對美關稅從5.1%降至1.8%,美國的牛肉等農產品將大幅進入歐洲市場。
考慮到英國的汽車產業、鋼鋁產業對美國沖擊不大,反倒是美國是出了名的農產品出口大國。
任誰看,都是英國吃虧,美國獲得更多利益。
這也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不是先跟日本談嗎,咋英國更快達成協議,或者說更快妥協了?
不難理解。日本汽車還面臨著美國25%的關稅懲罰,而美國又是日本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出口市場,影響之大,日本不敢隨便妥協,所以談了兩輪,都沒啥實際性進展。
英國則是前幾年脫歐了,不能再跟美國關系疏遠,所以妥協起來更加容易。事實上,自從4月2日,特朗普發布“對等關稅”之后,美英不停地私下接觸。
第二,英國妥協后,是否給中國等其他國家做了示范,或者制造了壓力?
先說結論,未必。因為這份協議意義不大。
美英之間,美國本來就是順差,不存在特朗普所謂的貿易不公平問題。
特朗普最先跟英國達成協議,既是給了英國一個“甜頭”,讓英國覺得美國重視自己,也是為了給美國議會和選民一個交代,讓那些支持共和黨的紅脖子認為,特朗普這么快搞定了一份協議,“對等關稅”果然有利于美國利益。
而且還能轉移大眾對特朗普遲遲未能推動俄烏停火的注意力。最新消息是5月8日,特朗普親口表示,請求中國幫忙彌合俄烏分歧,是“很自然的事情”。
更好笑的是,美英其實還沒有達成最終版協議。
特朗普透露了一句:“協議最終細節將在接下來幾周內敲定。”
合著雙方還沒談完,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
這更加說明了一點:
特朗普跟其他國家談判并不順利,除了英國先簽了個初步的協議,其他國家都沒有簽協議。
所以相比之下,在明天(5月10日)中美的談判中,恐怕是中國比美國更有底氣。
02
第二件大事,俄羅斯勝利日閱兵。
俄羅斯一向重視每年5月9日的勝利日,不管是疫情還是俄烏戰事,都沒有取消閱兵。
今年恰逢80周年,正所謂“逢十大慶”,不管是參閱裝備還是人員規模都比往年更加龐大。
去年紅場閱兵9000余名官兵參加,今年就突破了一萬多名。
而且,越南、埃及等13國派了儀仗隊參加。
其中,咱們的人民解放軍儀仗隊相當搶眼,精氣神十足不說,還是規模最大的外國方隊。
當然,更重要的是,中俄展開會晤。
這次閱兵活動,咱們是高規格出席,據不完全統計,雙方領導人在一對一茶敘、小范圍對話等活動中,接觸時長超過7小時,其中光是正式會談,就持續了三個半小時!
從時間就能看出這場會談的含金量。
期間,中俄簽署了三份聯合聲明和二十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了全球戰略穩定、穩定國際法權威、電影合作等各種領域。
重點說說有關中俄雙邊關系的聯合聲明。
光是“合作”倆字,就提了上百次,足以看出中俄深厚情誼。
甚至還有這樣的表述:
“當前,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并持續穩定全方位向前發展,樹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表率,并成為當今世界大國和互為最大鄰國合作的典范。”
劃重點:歷史最高水平、合作的典范!
所以說,特朗普別想拉普京來對付中國。
尤其是中俄直接放話:“中俄將加強協調配合,堅決應對美國對中俄實施‘雙遏制’。”
相當于劍指特朗普了。這也能夠說明,特朗普的招數忽悠得了英國,可忽悠不了中俄兩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