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編譯 金碧輝
編輯 程茜▲納德拉在X平臺上的發帖一、微軟支持A2A和MCP協議,推動AI協作與數據流通
▲A2A和Anthropic MCP協議的相關介紹二、微軟支持開放協議,獲摩根大通、聯合利華等企業訂單結語:大廠共推A2A/MCP協議,Agent協作面臨安全新挑戰
智東西5月9日消息,據微軟5月7日官方博客發布的消息,微軟宣布將在Azure AI Foundry和Copilot Studio兩大平臺中支持谷歌的Agent2Agent(A2A)協議以及Anthropic的模型上下文協議(MCP)。
微軟董事長兼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于5月8日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發帖寫道:“像A2A和MCP這樣的開放協議是實現Agent網絡的關鍵”。
A2A協議由谷歌推出,旨在讓AI Agent(智能體AI)能夠跨云、跨平臺、跨組織邊界進行協作,實現不同Agent之間的高效通信、安全數據交換以及協調行動。模型上下文協議(MCP)則是由Anthropic制定,主要為大型語言模型與外部數據源、工具及以推動技術的發展,解決Agent應用中日益凸顯的互操作性問題,為開發者提供更開放、協作的平臺,降低開發門檻,提升開發和自動化效率。
微軟將A2A協議與Anthropic的MCP協議形成互補,直接針對企業級AI部署中長期存在的供應商鎖定和數據孤島問題。
A2A協議通過標準化Agent間通信接口,允許不同廠商的AI Agent安全交換任務請求和執行結果,類似“AI領域的USB-C接口”。
據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2025年3月預測的數據透露,全球企業級AI開發與應用行業分析指出,微軟做出的這一決策或使全球企業AI開發成本降低30%-50%。
據VentureBeat報道,雖然納德拉贊同AIAgent集成的開放標準理念,但這是他首次公開支持一項標準。微軟對行業的影響力或將引領行業從專有生態系統轉向跨平臺的AI Agent協作。
納德拉在2025年3月的South Park Commons播客訪談中援引ONNX(開放神經網絡交換)案例稱“2018年我們與Meta共建的ONNX已成行業標準,現在要讓A2A/MCP復制這一成功。”
據VentureBeat報道,納德拉宣布支持A2A協議的這一舉動意指微軟歷史遺留的生態封閉問題。過去Windows、Office等產品通過復雜授權機制制造綁定效應。如今,Azure AI戰略轉向“構造基礎設施支持”,企業可混合使用亞馬遜云服務、谷歌云及私有云AI服務。
微軟官方博客提到,A2A與MCP是構建智能體網絡(Agentic Web)的核心基礎設施,A2A協議通過統一任務交換標準,使不同廠商的AI Agent實現毫秒級協作;MCP則規范模型與外部數據的交互接口,被業界稱為“AI系統的USB-C端口”。
A2A協議和MCP協議在Agent協作和數據流轉方面各有側重,A2A協議更注重AI Agent之間的通信和互操作性,而MCP協議則更側重于為AI Agent提供工具和上下文支持,兩者相互補充。
微軟在宣布支持谷歌A2A和Anthropic MCP協議時,首次披露了一醫療客戶案例。這一信息是納德拉當天發布的官方聲明中明確提及的。
具體而言,微軟在其官方博客及行業會議中詳細闡述了協議集成后的實際應用效果,指出某醫療客戶通過A2A與MCP的協同,將HIPAA合規審計周期從14天大幅縮短至4天。
納德拉在5月8日公開戰略后的內部會議指出:“未來AI市場的價值將向協議層與數據層集中。”微軟不再強推自有AI Agent,轉而通過Azure提供“協議中間件”與“合規治理工具”收費。
這種轉變類似從“造車”轉向“修路”,據彭博社5月9日報道,該策略已使微軟獲得摩根大通、聯合利華等企業的跨云AI訂單。
盡管A2A/MCP分屬谷歌與Anthropic,但三家公司形成微妙平衡:谷歌掌控Agent通信標準,Anthropic主導模型數據接口,微軟則提供最大企業落地場景。
據VentureBeat報道,當被問及協議開放是否會否削弱微軟競爭優勢時,納德拉稱:“Azure的核心價值在于幫助企業減少管理的復雜性,而非制造封閉性。”
Gartner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至第二季度初發布的行業分析報告中提到,到2027年,基于A2A/MCP的跨平臺智能體將覆蓋75%的財富500強企業,催生超過12000家專注垂直場景的AI創業公司。
正如HTTP協議催生互聯網經濟,A2A/MCP可能開啟AI Agent協作的新紀元,為用戶營造了一個高度開放、協作的平臺環境,大幅降低了開發門檻,推動AI Agent從分散孤立走向深度融合,為整個AI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新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AI Agent通過A2A和MCP協議在網絡中交互協作,如何在開放與安全間取得平衡,成為下一階段亟待攻克的技術焦點。
來源:微軟官方博客、Venturebea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