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采摘老鷹茶
馮正梅 胡方曉 高斌 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每年的4至5月,是四川涼山州會東縣淌塘鎮的老鷹茶采摘的“黃金期”,茶農、茶企搶抓農時采摘鮮嫩茶葉,制茶車間也開足馬力加工春茶,將“綠葉”變“金葉”,助力鄉村振興。
時下,在淌塘鎮麻塘村綠康老鷹茶種植基地,一株株蒼翠的老鷹茶樹上長滿了新葉,嫩綠的茶葉擠滿枝頭。10余名采茶工,背著竹編茶簍,手指在茶樹間靈動飛舞,一捏一掐,熟練地將一枚枚鮮嫩的茶葉收入簍中。
長在懸崖上的老鷹茶
麻塘村4組種植大戶張有清介紹說,他和老鷹茶打了15年交道,茶園從最初的160畝,擴展到現在的300多畝。現在正是老鷹茶的采收季節,從芽子茶到大中茶,得搶這四十五天左右的“黃金期”。
采收好的鮮茶集中運送到加工廠里,這里篩選、分揀、分級、包裝等加工設施設備完善。生產車間內,制茶師正全神貫注地觀察茶葉炒制狀態,通過溫度控制器精心調整火候,茶葉歷經殺青、揉捻、發酵、烘干等多道工序,最終蛻變出醇厚的茶香。
相傳,老鷹茶因生長在高海拔山地,老鷹喜愛在茶樹上棲息而得名。老鷹茶樹生長條件苛刻,多生長在平均坡度39度、垂直高度接近200米的土壤環境中,與清泉為鄰,茶葉全芽披毫,芽頭飽滿。加之山高霧多、光霧漫射,有利于促進茶葉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及特殊醇香成分形成。
工人在炒制老鷹茶
麻塘村地處高二半山區,晝夜溫差大,漫射光充足,山陡坡急,垂直分布的土地資源呈梯次布置,非常適宜老鷹茶的種植。加上這里土地濕潤、氣候寒涼、日照短等特點,成就了淌塘老鷹茶葉色青翠、滋味醇香、營養豐富、回甜甘美的優良品質。出產的“大涼山會東淌塘老鷹茶”憑借獨特的醇香口感和綠色生態品質遠銷廣州、深圳等地。
近年來,麻塘村依托自身資源優勢,聚焦示范引領、科技賦能、茶旅融合,將茶葉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積極引導群眾種植老鷹茶,老鷹茶產業逐漸壯大。目前,全村老鷹茶種植面積已達2000余畝,現進入采收期的有800畝左右,其中400畝左右已進入豐產期,帶動群眾戶均增收1.4萬余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