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加速,數據資產入表正從理論探索邁向規模化實踐。2024年4月,合合信息、杭州銀行等7家上市公司年報集中披露數據資產入表情況,累計金額達6311.78萬元,其中合合信息單家入表金額突破4551萬元。與此同時,中原銀行發布10億級反欺詐數據采購招標,廣州首批28個高質量數據集完成供需簽約,南京鑫欣保理獲批全國首單5億元數據資產證券化項目……這一系列動態不僅標志著數據要素流通進入深水區,更凸顯出數據資產會計管理能力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上市公司披露細節可見,數據資產入表已覆蓋金融、醫療、零售、物聯網等多個領域。美年健康將935.2萬元健康檢測數據確認為資產,藥易購174.04萬元藥品流通數據完成價值轉化,江蘇中農物聯網10T水產物聯網數據集估值達2000萬元。這些案例共同印證了《企業會計準則》關于數據資源會計處理規定的落地成效——企業通過規范化的數據確權、成本歸集與價值評估,正在將沉睡的數據資源轉化為可計量、可交易的資產負債表資產項。這一轉變直接提升了企業凈資產規模,優化了融資能力。
數據資產入表的爆發式增長對會計人才提出全新要求。傳統財務人員往往缺乏數據治理、權屬界定、價值評估等跨學科能力,而中原銀行10億級數據采購項目中要求的"風險號碼核驗""IP地址庫"等專業字段,更需會計人員理解數據產品特性才能準確核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