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廣州地鐵一號線西門口站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一名65歲的男乘客在下地鐵后突然暈倒在站臺并出現心臟驟停,幸得地鐵工作人員和數名熱心乘客迅速反應、專業處置,最終使乘客轉危為安。
當天14:33,一號線西塱方向列車停靠在西門口站,一名身著黑色上衣的男乘客下車后,突然站立不穩,往前踉蹌幾步后撲倒在地,一旁陪同出行的家人驚慌失措地呼救,兩名路過的熱心乘客見狀毫不猶豫上前幫忙。正在巡視的站務員林碧玉及時發現情況,迅速上前查看,發現男乘客呼吸急促,尚有微弱意識但無法起身,并用對講機呼叫車控室啟動應急預案。何燕婷等幾名站務人員聞訊隨即趕到,與另一熱心乘客和保潔班長鐘志全,合力將男乘客轉移到一旁的站臺座椅上休息。值班站長李東龍、值班員許維瑋趕到現場,站務員李其容、何燕婷則取來藥箱及AED設備,李東龍察覺乘客開始面色發紫、四肢僵直,便立即俯身,通過觸摸頸動脈、貼耳聽呼吸,發現乘客已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快上AED!”一聲令下,一場生死救援旋即展開。工作人員取來折疊屏風,圍蔽出急救區域,并疏散周圍乘客,保持空氣流通,車站同步啟動廣播:“現場有乘客突發疾病,如有醫護人員請速到站臺協助!”
14:38,李東龍和許維瑋把乘客扶到地上平躺,將家屬隨身攜帶的環保袋墊在乘客頭部下方,并迅速打開AED,掀開乘客衣服,按照語音提示熟練操作AED設備對乘客進行體外除顫。“準備電擊,所有人退后,不要接觸患者!”使用設備除顫后,李東龍和許維瑋跪在地上,交替對乘客開展心肺復蘇。“1、2…30!”手中的動作一刻不停,計數聲混雜著在乘客胸口按壓的一聲聲響聲,汗水濕透了他們額頭和制服,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一定要救回來!”
14:46 ,“有呼吸了!”在經過兩輪電擊除顫與不間斷循環心肺復蘇后,乘客終于恢復了自主呼吸,微弱的脈搏重新跳動起來,小小的急救空間里眾人懸著的心此刻才落了下來。
14:47,120醫護人員到達車站,車站工作人員協助將乘客送上站外的救護車,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5月8日,車站再次聯系乘客家人跟進治療情況,其家人表示,感謝地鐵里大家的及時救助,經過醫院的全力治療,乘客已脫離生命危險轉入普通病房,身體狀況逐漸恢復和好轉。同時得知,乘客患有高血壓,搭乘地鐵前未及時服用降壓藥物,才引發了意外。
無獨有偶,4月22日,十八號線橫瀝站工作人員及時救助了一位裝有心臟起搏器突發心悸的乘客,在“黃金十分鐘”內進行了專業處理,為該名乘客后續的治療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4月25日,康復后的乘客來到橫瀝站當面致謝工作人員。
溫馨提醒
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病患者出行時請隨身攜帶藥物并按時服用,并隨時關注身體狀況,乘坐地鐵時,若感到身體不適或有任何需求,第一時間聯系車站工作人員或撥打地鐵服務熱線電話96891尋求幫助。
精彩連連看
點開圖片即可閱讀
車門還開著,為啥攔著不讓上?
熟悉的陌生字,都讀對算我輸!
行李過閘機,身前推還是身后拉?
來源 | 運營一中心
文 | 曹佳鈺 謝海玲
圖 | 何燕婷
編審 | 陳詩峰 譚竹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