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早知道 iponews
|資訊撬動新資本|
據港交所5月9日披露,杭州銅師傅文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招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綜合 | 招股書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據招股書,銅師傅是植根于中華文化傳承的領先文創工藝產品品牌,致力于向現代世界重構演繹東方美學。
自2013年創立之初,公司始終恪守的使命是:傳統工藝與當代生活融匯,傳承革新中華藝術智慧。憑借覆蓋研究、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垂直整合模式,公司打造富含文化共鳴力、情感感染力與藝術純粹性的匠心臻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中國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按總收入計位列第一,市場份額達35.0%,充分體現了公司在該行業的領先地位。
銅師傅品牌發軔于承襲中國傳統工藝的銅器工坊,歷經十年演進,通過深度設計重構傳統文化表達、成為引起廣泛消費者共鳴的全國領軍文創品牌。
銅始終是公司品牌的核心材質,通過持續投入于原創設計與研究和發展,公司也將材質版圖延伸至金、銀與塑膠,吸引更廣泛的受眾并拓展創意可能。
公司的產品根據材質與工藝分為以下四大類:銅質文創產品;塑膠潮玩;銀質文創產品及黃金文創產品。每個產品類別均經精心設計,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相結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偏好和市場趨勢。
銅質文創產品至今仍是公司產品矩陣的核心品類。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相對集中,前三大市場參與者共同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收入劃分的市場總額的71.9%以上。
于往績記錄期,公司一直是主要電商平臺上最暢銷的文創工藝產品品牌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公司在天貓及京東上的銅質文創產品類別排名第一。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銅質文創產品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4.80億元、人民幣4.88億元及人民幣5.51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95.4%、96.3%及96.6%。
在此基礎上,公司逐步拓展至塑膠潮玩、銀質文創產品及黃金文創產品等多元材質品類,充分發揮在美學設計與規模化工藝方面的積累優勢,以回應消費者對多樣材質、富有文化表達力產品的持續增長需求。
基于公司在銅工藝方面深厚的專業知識,公司已逐步將自身產品供應擴展到黃金文創工藝產品。
銅師傅的黃金文創產品以專門的子品牌“璽匠金鋪”進行營銷,該品牌的定位是吸引追求吉祥、精致和象征意義黃金產品的收藏家和消費者,這些黃金產品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湛的工藝相融合。
通過應用失蠟法雕刻和鏡面打磨等傳統工藝,公司開發出了既能體現裝飾藝術又能體現內在價值的高端黃金收藏品系列。這些產品由999純金打造,旨在紀念文物、祝福和永恒的神話。除黃金產品外,“璽匠金鋪”子品牌下的特定SKU亦有純銀版可供選擇。
于往績記錄期,公司亦以“唯檀”品牌提供有限的木質文創產品。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木質文創產品產生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3.0%、0.4%及少于0.1%。該類別的絕對金額及占收入比例均較低,且由于公司決定自2022年起停止生產木質文創產品,因此收入大幅下降。其后期間的收入主要來自出售剩余存貨。
銅師傅致力于IP開發,構成公司業務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已建立全面的IP矩陣,包括自研IP和授權IP合作,并輔以設計專利、著作權和專有技術的強大體系支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獲得1,575項藝術著作權、285項外觀設計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軟件版權及2項發明專利,反映了公司在創新和IP保護方面的持續投入。
為支持IP戰略,公司建立了專門的創意研發系統,截至2024年12月31日,該系統由119名研發人員組成。公司繼續擴大研發人才庫,深化設計專業化,這體現在于往績記錄期,在不斷擴大的產品類別和主題范圍內,新SKU產量穩步增長。
銅師傅的定價策略根植于質價比原則,強調每件產品的藝術、文化和物質價值,同時確保廣泛的消費者可及性。于往績記錄期,公司的在線客單價均高于人民幣750元,其為公司在抖音、天貓及京東的在線旗艦店的平均值。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03億元、人民幣5.06億元及人民幣5.71億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別為32.2%、32.4%及35.4%,顯示出公司于業務拓展及運營效率方面的穩定表現。
從市場滲透角度來看,與更廣泛的消費領域相比,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的滲透率仍然較低。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4年城市滲透率僅達到2.34%,預計到2029年將上升至2.58%,而農村滲透率仍低于1.4%。這表明該市場具有巨大的長期增長空間,隨著文化意識的提高、電商渠道的拓展以及對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融合的政策持續支持尤為如此。
本次銅師傅香港IPO募資金額擬用于投資產品開發及設計能力;提高產能及履約靈活性;加強銷售渠道及營銷能力;升級數字化和信息基礎設施;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注:本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公司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