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90年代的中國海軍,用26億美元買回12艘外國潛艇,是“冤大頭”,買的貴、買的舊。
可現實卻讓所有人都意外:20年后,這筆買賣居然變成了雙倍回報,不光提升了自己的實力,還讓別人爭著學、搶著買。
怎么回事?難道“買潛艇=發財”?
一、
時間倒回到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我國的海軍裝備,說出來讓人心里不是滋味。潛艇主力還停留在仿制50年代蘇聯技術的033型和035型,連美國二戰后退役的潛艇都比這更先進。
臺海危機一爆發,面對美國航母編隊的“武力秀肌肉”,我們只能干著急。
坦克都要搬到軍艦甲板上,靠氣勢嚇人,真打起來卻無計可施。當時許多專家推演結果都很扎心:“美國海軍要是下狠手,極有可能零損傷把我們的海防一掃而空。”
這種情況下,買進先進潛艇,成了不得不走的一步棋。但買誰的?怎么買?那可不是一句話的事。
俄制基洛級(Kilo)潛艇成了當時唯一能選的對象:它靜音好,火力強,被西方叫做“大洋黑洞”。可是談判過程之曲折,外人難以想象。
俄羅斯那時正缺錢,按理說應該很痛快地賣,可偏偏對中國“卡脖子”,死活不賣最新型號,只肯賣老一點的877型。我們談判代表團來回跑,連驗收設備都限制重重。
合同簽完,問題才剛剛開始:運回國怎么運?直接開回來吧,怕路上被人盯上不安全;拖帶吧,路太遠,海上風浪大,怕損壞。最后只能租荷蘭的半潛船,史無前例地把龐然大物運回家。這一幕,今天想起來都讓人捏一把汗。
二、
有人問,26億美元買12艘潛艇,值不值?要知道,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才湊出這筆錢。可是潛艇一到手,帶來的變化立竿見影。
基洛級的靜音技術,讓我國軍工專家第一次見識到“水下幽靈”是什么樣子。它的降噪處理、雙殼體結構、水下續航能力,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潛艇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咱們的工程師不是光用,還要拆開來學。怎么降噪?怎么讓發動機不傳出聲音?基洛級的“浮筏隔震”技術,就是把發動機等容易震動的部件放在一個大底座上,用多層橡膠墊隔開,這招讓機械噪聲直線下降。
咱們一看,原來還可以這樣干!很快,這些經驗就被用在了國產潛艇的研發上。
同時,基洛級的導彈系統、電子設備、操控體驗,讓我們積累了大批技術和人才。部隊也用它做陪練,反潛兵“抓鬼”抓得頭疼,可見它的隱蔽本事有多強。可以說,這批潛艇,不僅是裝備,更是一本厚厚的教科書。
三、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咱們中國人更會“消化吸收再創新”。
基洛級剛服役時,國產的039型潛艇還在摸索階段,跟基洛級比,差距明顯。但有了“老師”,學生進步就快。研究了基洛級后,咱們的工程師們很快找到了自主升級的路子。浮筏隔震技術、消聲瓦、雙殼體這些好東西,一個個被國產化,甚至做得更好。
等到了039C型潛艇問世,咱們的AIP系統(不用空氣就能潛水更久)讓潛艇能在水下一動不動地“貓”上好幾天,靜音性能也更上一層樓。還有創新的“X形尾舵”,航行更靈活,打擊范圍更廣。這些技術,就是從基洛級身上學來的,但又超越了當初的“老師”。
最讓人自豪的是,過去我們只能花錢買潛艇,現在反過來了。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家看中了我們的新型潛艇,紛紛下單采購,單巴基斯坦就買了8艘,合同金額高達50億美元。
咱們不光用技術,還能靠賣潛艇賺錢,這就是“買進來、走出去”的典范。
四、
有人說,買潛艇的錢難道還能賺回來?其實算一筆細賬就明白了。26億美元買進的12艘基洛級,帶動了整個國產潛艇工業的“鯉魚跳龍門”。這些年,我們不僅自主研發出世界一流的常規潛艇,還把技術出口到國外。光是賣給巴基斯坦和泰國的訂單,就超過了60億美元,比當初買潛艇的錢多了一倍還不止。
更重要的是,咱們的海軍戰斗力提升了。過去只能眼巴巴看著美國航母耀武揚威,現在有了自己的強大潛艇,底氣足了不少。基洛級潛艇不僅改變了技術水平,更帶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成長。現在的年輕工程師,很多都是當年拆潛艇、學技術出身的。這種“技術傳承”,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而且,基洛級服役期間,還成為我國反潛訓練的“磨刀石”,為國產裝備的完善積累了無數實戰數據。等到它們逐步退役,很多都變成了國防教育基地,讓更多老百姓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水下世界”。這筆“無形資產”,怎么估算都不為過。
有些人可能會說,軍艦、潛艇離老百姓太遠了,花那么多錢到底值不值?可要知道,沒有強大的國防,哪有咱們的安穩日子?26億美元買潛艇,看似花得多,其實換來的是幾十年不受人欺負的底氣。更別說,后來靠技術出口,又“賺”回了好幾倍。想想看,要是當年咱們不下決心買潛艇,今天還能這么安心地在家看電視、逛公園、帶孫子嗎?
現在回頭看,這次“買賣”不僅沒虧,反而贏得漂亮。國力強了,技術硬了,咱們的孩子也能走進更寬廣的世界。
你說,這樣的選擇,值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