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雜志創刊于1979年,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一家文學刊物。《當代》從創刊以來便以現實主義為宗旨,堅持以文學關注現實,關注百姓人生的立場,注重讀者趣味,尊重讀者權利,相信讀者格調,被公認為現實感最強的中國大陸文學刊物。
《當代》雜志既聯系名家大家、又注重發掘新人新作,刊登發表了許多記錄時代進程、反映人民心聲以及對文壇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如王蒙的《活動變人形》、劉心武的《鐘鼓樓》、張煒的《古船》、陳忠實的《白鹿原》、阿來的《塵埃落定》、鐵凝的《笨花》、賈平凹的《古爐》、麥家的《解密》等等。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自《當代》。
在長期辦刊實踐中,《當代》編輯團隊清晰地認識到,一本優秀文學雜志的職責,不只是刊發佳作、托舉新人,也應成為主動引導議題、研判創作動態、傳播文學價值的綜合性平臺。有鑒于此,《當代》雜志先后啟動了文學拉力賽與長篇小說論壇年度佳作評選。
2025年,《當代》創刊四十六周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河南日報社和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2025當代文學之夜”頒獎盛典將于5月11日在河南鄭州舉辦,揭曉并頒發“2024年度長篇五佳”與“第二十六屆《當代》文學拉力賽年度獎項”。
期待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同見證!
活動主題
世界因文學而美好
——2025當代文學之夜
活動時間
5月11日(周日)
1
14:00-18:00
2025《當代》文學之夜“特別直播”——“文學何以當代”
2
19:00
2025當代文學之夜頒獎盛典
人民文學出版社
河南日報社
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星標“人民文學出版社”,愿好文學始終與你相伴~
星標指南:點擊賬號↑
稿件初審:張 瑤
稿件復審:張 一
稿件終審:王秋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