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燈具“腦洞”能有多大?
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古人做不到
今天,一起認識這個“顯眼包”
胡人形銅吊燈
01
燈具里的“顯眼包”
與漢代常見的羽人、神獸造型不同
這盞銅燈的主體是個“外國人”
卷發、深目、高鼻
雙手前伸托起燈盤
雙腿微曲似水中浮游
雖然是青銅材質
但這個“顯眼包”
輕盈得好像隨時能飛起來
更有趣的是
這位外國人不僅承擔“舉燈”職責
更化身行走的“油箱”
中空的軀干儲存燈油
胸腹間的小孔直通燈盤
臀部還開了一扇“窗”
用來添油和清理油渣
頭頂朱雀更是點睛之筆
高冠開屏,尾羽如火焰升騰
與下方匍匐的人體
形成“天鳥—地人”的垂直軸線
象征著漢代“天人感應”的宇宙觀
此般造型全國僅此一例
當燭火點亮
光影在卷發與朱雀羽翎間流轉
東漢工匠的匠藝巧思
點亮了中西文明交融之光
02
超現代的工業設計 渾身上下都是“小心機”
這盞燈若放在今日
足以讓工業設計師直呼“祖師爺”
它暗藏的科學巧思
時至今日仍不過時
1
別具一格的“油路循環系統”
燈盤中心的尖柱插蠟燭
燭油沿盤心斜面匯聚至方形輸油口
再流入腹部儲油箱
形成“燃燒—回收—再利用”的閉環
展現出超強的環保意識
而臀部可開合的箱門
像極了現代汽車的加油口設計
既能添油又能清渣
實用又不失美觀
2
“懸吊裝置”更顯力學智慧
罩下有三條銅鏈
鉤著銅人的雙肩和臀部
三點受力形成穩定三角結構
即便懸掛時隨風晃動
燈盤始終水平如鏡
3
“空間分隔法”頗具巧思
燈鏈與燈盤錯位的布局
采用空間分隔法
避免煙灰直熏頂部朱雀裝飾
保持了燈具的美觀
同時確保燃燒時鏈條不遮擋燈光
主打一個“顏值實力我都要”
2000年前的吊燈
居然有如此科學環保的設計
一個字,絕!
03
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哪一盞燈戳中了你?
古代燈具的腦洞
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瘋狂
一起來看穿越千年的“燈具天團”
可“吸油煙”的鳳凰燈
△漢·羽紋銅鳳燈,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鳳鳥的長頸作煙管
腹部既可儲水又濾煙塵
鏨刻工藝讓羽毛更精致
當燭火搖曳,它仿佛在說
“本鳥可是2000年前的吸油煙機!”
亮度可調的戰國“臺燈”
△戰國·銀首人俑銅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三盞燈盤,可燃九支燈燭
它可以說是戰國“辦公神器”
與吊燈中的“胡人”不同
這位點燈的小童來自中山國
他身穿右衽上衣
留著胡須卻束著女子發飾
處處透露出神秘中山國的風俗
“環保氛圍組”牛燈
△漢·錯銀銅牛燈,南京博物院藏。
牛角為導煙管
飄浮的煙塵通過導煙管
進入牛腹腔中的水中
從而實現污染物“自產自銷”
燈罩鏤空透光
既擋風又能投影花紋
妥妥的“氛圍組擔當”
這些燈具雖然長得很抽象
卻蘊含著滿滿的匠心
它們既是科學發明的結晶
亦是文明相遇的見證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畢磊 文案丨孫煜祁 視覺丨朱靈萌 審校丨朱冬梅 文明 統籌丨劉瑩 田昊原 特別鳴謝丨湖南博物院 總臺湖南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