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市鐵西區、和平區、蘇家屯區等多個區域的居民陸續收到供電部門通知。
按照通知,居民用電將全面推行"先交費、后用電"的智能交費模式,標志著傳統電費結算方式迎來重要轉型。新模式下,電費管理將參照手機話費充值機制,用戶需預存費用以保障持續供電。
據了解,升級后的智能交費系統可實現電費賬戶每日自動結算。當用戶賬戶余額低于20元時,系統將自動發送預警短信;若余額歸零,電表將執行自動斷電操作。 供電部門強調,用戶足額補繳費用后,供電將自動恢復。
目前市民可通過"網上國網"APP、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渠道實時查詢用電余額,也可前往供電營業廳辦理業務。
此政策雖然尚未執行,但已引發熱議。
有網友認為預存機制擠占生活開支,且突發斷電可能導致冰箱食物變質等損失。 部分市民擔心短信通知存在延遲,甚至出現“先斷電后提醒”的情況。也有網友擔心漏看手機短信導致 突發停電可能引發家用重要設備停擺等安全隱患 。
預付費模式雖提升公用事業管理效率,但需平衡企業資金流轉需求與民生服務兜底保障。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緩解突發斷電風險,或將成為下一步改進的重點。
據了解,沈陽并非首個推行該模式的城市。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已全面普及智能電表預付費系統。
消息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