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流傳著一組關于錢江250cc四缸摩托車的信息,雖然還未證實不過也是八九不離十。
因為按照錢江的技術儲備和造車習慣,打造一款入門級的高水平、功能性摩托車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還是它會玩。
當然小明可能會說“250cc要啥四缸?單缸或者雙缸它不香嗎?”但問題的關鍵是錢江的賽250好像也沒有成為你的座駕。由此可見有些東西光口嗨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錢江的250四缸仿賽,該信息應該是從外媒傳進來的,從相關圖冊來看,該車型所搭載的動力總成實際排量為249cc,最大馬力40.8匹,最大扭矩22N·m。
它的馬力要比自家的單缸250大很多,最主要其對應轉速高達15500rpm,而最大扭矩對應轉速也上升到了12500轉,這預示著這款車的高轉速特性極其明顯。
這里就不得不提四缸發動機的優勢了,相較于單缸或者雙缸引擎,在有限的排量下,四缸布局的結構會讓整機的運轉更加平順,并且活塞的連續性做功會更緊湊,進而就能獲得更高的轉速,以達到提升馬力的效果。這是單缸或者雙缸發動機根本就做不到的。
另外,這款略顯神秘的四缸250引擎,還采用的是短行程的設計,并配套有雙頂置凸輪軸每缸四氣門,這也是它擁有高轉速特性的底氣所在。
畢竟連桿行程越短、轉速越高的道理大家都懂,而它的行程只有賽250的一半31.8mm,這使其“活塞運動”時想變慢都有點難。所以這款發動機的實際性能可想而知。
其實250cc的功能型車型并不稀缺,只是我們無法輕易獲得而已,例如早期的本田CBR250RR,最大馬力45匹,轉速高達2萬轉。
還有川崎的ZXR250R也很有代表性,雅馬哈也有自家的250四缸仿賽FZR250系列,就算相對比較保守的鈴木在80年代也有GSX-R250/GXS-R250R GJ73A,這類車型的特性就是轉速高、提速快、后勁足、聲浪渾厚極具可玩性。
由此可見,錢江打造的250cc四缸仿賽,還是有其實意義,不過該版本在最終售價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優勢,畢竟它的成本要比單缸或者雙缸車型高得多,再加之內地市場已經有賽421,所以它是否能夠順利量產還不得而知。
但該車型的出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國產摩托在小排量四缸領域的空白,它是技術下放的一種表現。那么問題來了,250cc的四缸摩托,你喜歡嗎?同等價格下你還會選更大排量的摩托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