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蒙蒙,草木欣榮。5月8日至9日,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活動在浙江大學舉行。來自司法實務界的浙大校友和師生共聚一堂,聆聽來自上海法院實務專家們的精彩授課。
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活動現場
5月8日下午,系列巡講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正式啟動。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江洪出席活動并致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紹“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項目和巡講專家,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院長、教授胡銘主持啟動活動。
作為本次系列巡講活動授課的實務專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王宇展,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潘云波,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周峰,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唐震出席活動。
王理秋與周江洪共同啟動“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浙江大學巡講”活動
現場,王理秋與周江洪共同啟動“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浙江大學巡講”活動,共同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打造更具規模、更優品牌、更大效應的院校合作新模式。
浙江大學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卓越的學術實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始終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學院宗旨,堅持“專業典范,社會公義”的教育理想,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有夢想、有情懷、有擔當的法治人才。上海法院與浙江大學共合作舉辦了2期上海法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和卓越青年訓練營,聘任了浙大17名教授為上海法院特聘教授,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掛牌了“張偉君教授工作站”。本次巡講為雙方攜手培育新時代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人才開啟了新篇章。
宣傳展板
啟動活動后,4位實務專家結合各自擅長的專業領域和審判實踐經驗,為師生們帶來精彩紛呈的審判實務授課。
王宇展
《刑事審判“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黨組成員、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
王宇展現場授課
此次浙江大學系列巡講活動,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王宇展領銜首講。作為本次系列巡講活動授課的實務專家,王宇展具有豐富的刑事審判工作經驗。他結合審判實踐,列舉了許多有社會影響力的典型案件,生動闡釋了刑事審判“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深刻內涵以及在刑事審判中的作用和實現路徑。本場講座由胡銘主持。
“實現‘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是衡量司法工作績效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新時代賦予刑事審判的一個重大使命。”講座中,王宇展緊密圍繞相關政策法規,并深度結合自身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對“三個效果”的豐富內涵、彼此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在刑事審判領域推動“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必要性,展開了全面且深入的闡釋。“實現‘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才能實現司法與社會公平結合,維護和諧穩定,推動中國特色法治事業前進。”王宇展結合典型案例,從堅守法律底線、堅持以政策為導向、兼顧“情理法”、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做好刑事審判“后半篇文章”等五個關鍵維度,詳細介紹了推動刑事審判“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具體實現路徑。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副教授林勁松進行與談
在隨后的與談環節中,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林勁松表示,王宇展副院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詳實的案例清晰闡釋了刑事審判“三個效果”的內涵、關系及統一路徑,尤其在“如何實現統一”的實踐層面,通過具體案例展現了司法平衡的關鍵要點。從審判實踐看,實現“三個效果”的統一,一方面法官要合理行使裁量權,基于專業理性作出裁量。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既要通過判決書說理、依法通報案件等方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也要堅守司法公開的法定邊界。
潘云波
《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上海法院民商事司法改革實踐與探索》
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潘云波現場授課
第二講的主講人是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潘云波。作為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潘云波長期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他對近年來上海法院對標世界銀行評估體系進行的一系列民商事司法改革,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探索實踐進行了介紹。本場講座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民商法研究所執行所長、副教授周淳主持。
“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2018年開始,北京、上海作為中國樣本城市,參與到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項目。潘云波從完善制度監管框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審判質效和糾紛解決便利度三方面,介紹了上海法院對標世界銀行新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司法改革的實踐探索,并通過典型案例加政策解讀的方式闡釋了世界銀行新評估體系的主要變化,以及上海司法所面臨的挑戰。近年來,上海法院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例如“司法程序質量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城市第一,“執行合同”指標位列全國第三。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民商法研究所執行所長、副教授
周淳進行與談
周淳在與談環節中指出,潘云波專委作為上海破產法庭成立的籌備者和上海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探索者,其授課內容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法治化營商環境與司法改革的緊密聯系。我們要在世界銀行的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構建本土化的營商環境體系,提升中國司法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推進我國營商環境的整體提升。
周峰
《審查要點與規則傳導——“二手房”買賣合同的效力判斷》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周峰現場授課
第三講的主講人是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周峰。作為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周峰多年來深耕民商法尤其是房地產審判領域。講座現場,他從合同的主體和合同的內容兩個方面入手,分享了二手房買賣糾紛中合同審查的關鍵要點。本場講座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黨委委員、教授陸青主持。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是進行二手房買賣交易的重要環節,二手房買賣合同也是房屋交易產權過戶的一個重要憑證。”在審判實踐中,當二手房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時,合同是關鍵的證據。講座中,周峰結合審判實際和典型案例,解析了當前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中常見的爭議問題,“簽約主體的民事行為能力審查有哪些注意要點?二手房買賣合同能否實際履行以什么為判斷依據?”周峰結合司法實務中的前沿問題,詳細闡釋了陰陽合同的效力認定、“一房二賣”的處理原則、借名買房的常見情景等社會熱點的審查思路。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黨委委員、教授陸青進行與談
與談環節中,陸青指出,周峰專委透過二手房買賣合同這一問題,系統梳理了合同法中包括無權處分、區分原則、虛假行為、名實不符等多種情景。通過講解審判實踐當中發現的現實問題,豐富了我們對規則本身的理解,展開了更多體系性的思考。當前《民法典合同編司法解釋》是合同法領域研究的重點。希望同學們多積累實踐經驗,關注法律實務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
唐震
《商業秘密侵權訴訟案件審查要點》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三級高級法官
唐震現場授課
第四講的主講人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三級高級法官唐震。作為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唐震長期從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他從商業秘密侵權訴訟的權利基礎、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商業秘密侵權損害的民事責任、商業秘密侵權案件的審理難點四個方面解析商業秘密侵權訴訟中的審查要點。本場講座由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張偉君主持。
講座中唐震以典型案例切入,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什么是商業秘密、哪些行為可能構成商業秘密侵害以及如果構成侵權民事責任如何承擔等實務問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對商業秘密保護法律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同時指出在審判實踐中面臨著商業秘密侵權案件存在所屬領域相關人員的范圍難以確定、公司商業秘密保護與雇員經驗技術應用相沖突、合理許可費計算賠償金額難度大等問題。“為了應對上海打造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的戰略規劃,推進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唐震鼓勵同學們加強專業學習,關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前沿問題,成為一名復合型知產人才。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教授張偉君主持講座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助理教授魏立舟進行與談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
與談環節中,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助理教授魏立舟表示,在大數據時代,商業秘密領域的熱度越來越高,唐震庭長的講座涵蓋法條、案例和理論,對法學院日常教學進行了很好的補充。希望同學們在論文選題和寫作中要將具體問題與司法實踐結合起來,關注程序法和實體法的結合領域,重視比較法的資源運用,不斷拓寬國際視野。
對于青年法學生來說,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可以重點培養哪方面的核心能力?
對標世界銀行評估體系,我國破產法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空間?
在實務中,舉證責任應該如何分配?為什么可以推定為有權代理?
講座中的司法實務前沿問題和典型案例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討論,大家紛紛在互動環節踴躍提問,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實務專家們結合審判實踐對每個問題進行了專業細致的解答。
聽課現場
聽聽講課現場的他們怎么說?
賈瓔煜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4級法律(非法學)碩士
法治框架下個案正義與社會利益的平衡
王宇展副院長以故意殺人、搶劫等經典案例為引,深刻闡釋了刑事審判中“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他指出,人民法院在嚴格依法裁判的同時,需兼顧修復社會關系、警示潛在犯罪的導向作用,并通過“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類案裁判傳遞法治價值。作為法科學生,我深刻體會到刑事審判絕非機械套用法條,而是法治框架下個案正義與社會利益的平衡。王法官的講解啟示青年法律人既要精研專業,更需培養洞察社情民意、彰顯司法溫度的能力。這場講座為我的職業認知注入了“法、理、情”交融的思維格局,激勵我在未來學習中踐行專業與擔當并重的成長路徑。
丹增央宗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0級法學本科生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在此次主題講座活動中,潘云波專委圍繞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通過宏觀的政策理論解讀與實踐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系統性地向我們介紹了上海法院在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改革脈絡以及上海法院在民商事司法領域的不斷探索。潘云波專委的授課讓我了解到了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也深刻認識到在改革探索過程中,要做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作為一名法學本科高年級的學生,我深刻認識到要以“知行合一”為錨點,做到將法學理論知識與司法實踐相結合起來,在扎實基礎的同時,保持對前沿問題的好奇與敬畏,讓法學學習真正成為連接理想與現實的橋梁。
韓洋煜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3級法律(非法學)碩士
為理論學習走入實踐探索提供了路徑指引
周峰專委從“二手房”買賣合同的審查內容入手,對合同主體以及合同內容的審查做了詳細的論述,用直觀的案例、簡單明了的語言、層次分明的邏輯,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等各類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介紹了實務中碰到的“二手房”買賣合同的效力問題,拓寬了我們的眼界。周峰專委用豐富的實踐經驗,幫助我們快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我們從理論學習走入實踐探索提供了路徑指引。
魏祚程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4級法律(非法學)碩士
在實踐中真正領悟法律的生命與真諦
唐震庭長的講座深入淺出,使我對商業秘密侵權訴訟案件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收獲頗豐。唐震庭長以當前版權治理案件的司法實踐展開,從訴訟的權利基礎、侵權的認定標準、侵權的民事責任以及案件的審理難點四個方面分析了當前商業秘密侵權訴訟案件的審理邏輯。在本次講座中,我認識到從書本上習得的理論知識與處理司法實踐問題的能力之間仍有一段鴻溝。因此,作為法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以后會在努力掌握法律理論知識的同時,逐漸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司法實踐,在實踐中真正領悟法律的生命與真諦。
來源丨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門:干培處
文字:范婷婷
攝影:王旻乾、金軼凡
責任編輯:胡明冬
編輯:左雨欣
聲明丨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高院”公眾號
?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上海高院”公眾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