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了多久,又要迎來一個小長假了,那就是端午節了。
今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在公歷的5月31日,這也意味著端午節越來越近了。
而今年的端午節,似乎又多了幾分神秘色彩,老人們就念叨著:“今年端午不一般,五人要躲端午”,這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故事?又是哪五個人需要躲端午呢?
農歷五月,在古人眼中是“惡月” ,而五月初五端午節,更是“惡月惡日”。此時,陽氣達到極盛,陰氣也悄然滋生,陰陽交匯,被視為邪氣旺盛之時。
加之氣溫升高、濕度增大,毒蟲、毒蛇頻繁出沒,疫病也容易流行。
為了躲避邪氣和災禍,“躲端午”的習俗便應運而生,表達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祈愿 。
那么,究竟哪五類人要躲端午呢?
(1)體弱多病之人。
這類人群身體抵抗力差,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在端午這個“毒月毒日”,更容易受到邪氣和疾病的侵襲。
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身體機能本就衰退,高溫高濕的天氣會加重身體負擔,可能引發舊疾復發。
所以,他們在端午節最好在家靜養,避免外出接觸過多人群,減少感染疾病的風險,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
(2)孕婦。
孕婦身體特殊,如同孕育希望的寶藏,需要格外呵護。
古代《荊楚歲時記》就記載“五月五日,孕婦不得曝床薦席” 。現代醫學也表明,高溫環境可能對孕婦和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端午節時,人群聚集的活動較多,嘈雜的環境、擁擠的人群都可能讓孕婦感到不適,甚至發生意外。
所以,孕婦最好在家安心養胎,避免前往人多熱鬧的地方。
(3)本命年的人。
在我國傳統文化里,本命年被視作一道坎,就像人生路上的特殊關卡。這一年,人們往往需要格外小心謹慎。
而端午節作為“毒月毒日”,陽氣極盛,本命年的人更容易受到陰氣侵擾。
比如今年是乙巳蛇年,屬蛇的朋友在本命年的端午節,盡量不要外出遠行,避免參與高風險的活動,在家與家人相伴,平平穩穩度過這一天。
(4)犯太歲的人。
若一個人的屬相與當年太歲相沖或相害,就被認為“犯太歲”,這一年可能諸事不順。
比如蛇年,生肖蛇、猴、豬、虎和龍都是存沖害關系,屬于犯太歲。在端午節這個特殊日子,犯太歲的人要格外注意,盡量不外出,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糾紛,保持低調平和,減少可能出現的麻煩。
(5)近期運勢不佳者。
如果最近感覺諸事不如意,工作生活都陷入困境,好像被烏云籠罩。老人們認為,這類人在端午節外出,更容易招惹邪氣和不幸。
不妨在家好好休息,調整心態,反思過去的行為和決策,尋找改善的方法。
“躲端午”并非要人們將自己關在家中,而是一種提醒和保護。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在家與家人一起包粽子、掛艾草、飲雄黃酒,既能享受節日的溫馨氛圍,又能達到驅邪防疫的目的。
“躲端午”這一傳統習俗,是古人對自然現象和生命規律的樸素認知,反映了人們對健康、平安和好運的美好祈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