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報道,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關乎國家糧食安全,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水稻等作物種質資源豐富。長期以來,一些國家不斷通過各種途徑,竊取我國農業種質資源,損害我國家安全和利益。與此同時,部分境內科研機構人員法律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非法將我種質資源攜帶出境,對我種業安全、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相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水稻(資料圖)
美國的農業補貼體系、基因種子壟斷、規模化種植、全球化出口,一直讓它在農產品市場擁有極強的定價權。中美大豆長期綁定,本質上是“中國餐桌”與“美國家田”的深度耦合。但現在,這種綁定被切斷了。同時,中糧、益海嘉里等企業布局南美港口、參與拉美大豆種植投資,以構建“去美化”的大豆供應鏈。更關鍵的是,“糧食進口多元化”和“國產替代計劃”也在同步推進,東北大豆種植面積重回國家扶持重點,國產大豆開始獲得政策性價格保護。
我國已經建設高標準農田11億畝,農業已經是機械化、規模化生產,去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首次邁入1.4萬億斤臺階,農業是基礎產業,是鄉村振興關鍵一環,也是中美貿易戰底氣,只要農業產業鏈上獲得大豐收,我們就有勇氣與特朗普貿易戰奉陪到底。所以我們必須繼續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現代農業,走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式發展之路,我們必須發展新型集體經濟,鼓勵農村發展合作聯社,強強聯手,合作社要辦深加工企業,把糧食、牛羊、雞鴨鵝加工成品銷售,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美國政府日前再次濫用關稅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實施所謂“對等關稅”,這種以極限施壓謀取單邊利益的做法,嚴重違背國際貿易規則。面對美方的經濟霸凌行徑,中方已經并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同時,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特朗普(系統圖)
4月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澄清中美經貿關系事實,系統闡釋中方對相關問題的政策立場。白皮書以大量事實表明,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美方一而再、再而三推出單邊關稅措施,損害雙邊經貿關系發展,損人不利己。
5月7日,商務部正式宣布,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在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中美經貿談判,這個安排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自從特朗普回歸白宮以來,美方在經貿領域頻頻出招,關稅不斷加碼,對中國企業的限制也越來越多,而中方也發起對等反制,可以說,中美之間的貿易已經近乎“脫鉤”。但這次,美方先開口示好,中方評估后決定赴約,無疑是給僵局增加了幾分破解的可能。
美國財政部長(資料圖)
美方想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要正視單邊關稅措施給自身和世界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正視國際經貿規則、公平正義和各界理性聲音,拿出談的誠意,糾正錯誤做法。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美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通過與中方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