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作為我國最新一代的隱身艦載戰斗機,本來大家都以為它會一直保持流線、隱身的“帥氣”模樣,結果央視節目一公開,許多人發現:殲-35上艦以后也要外掛導彈。這一變化讓不少人覺得不好看,甚至有些遺憾,但同時專家們又說,這樣其實是性能變強的表現。
一架現代戰斗機到底“美觀”與“實用”之間,究竟該怎么選?
一、
要說殲-35,“隱身”“先進”這兩個詞是它的標簽。以前大家看到的圖片、展覽里,殲-35總是干凈利落、線條流暢,給人一種“未來感”。可前陣子央視新聞,直接播出了殲-35在航母甲板上準備彈射起飛的畫面,機翼下方清清楚楚地掛著導彈——這一幕讓不少人愣住了。
不少朋友疑惑:“這不是和普通飛機差不多了嗎?掛了那么多導彈,隱身還有啥用?不是說第五代戰機都講究彈艙內置武器嗎?”而且,殲-35的外掛方式和國外同類飛機如F-35幾乎一模一樣,這種“滿身掛載”的樣子,和大家心目中那個“隱身戰斗機高大上”的形象反差很大。
其實,央視的畫面反映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真正上了航母、執行任務時,戰斗機很多時候不得不外掛武器。因為要想同時兼顧打擊能力和作戰半徑,光靠彈艙的空間,往往不夠用。特別是執行對地、對海打擊任務時,各類導彈和炸彈的需求量很大,只靠機內裝載,根本滿足不了實際需要。
這就像老百姓趕集,手里拎點東西還能裝進兜里,可真要買得多了,肩上、手上都得拎滿。“美觀”和“實用”,有時候確實很難兩全。
二、
很多人不太明白,既然已經有了彈艙,為什么還非得外掛?其實原因很簡單,歸根結底是打仗的需要,尤其是咱們自己未來航母的作戰任務決定的。
首先,艦載機和陸基飛機本身就有差別。陸基隱身戰機,比如殲-20,平時主要是負責制空任務、空中巡邏,彈艙里的導彈就夠用了。而航母上的飛機,常常要執行多種任務,又要打空戰,還要對地面、海面目標進行打擊,任務類型非常復雜。
航母上的飛機數量有限,每次起飛都得“多拉快跑”,一趟出門任務就得帶上盡量多的家伙。彈艙畢竟空間有限,掛載多了,難免要犧牲隱身性能。像央視節目里展示的,殲-35機翼下方掛著對地導彈和空對空導彈,就是為了兼顧多用途。要是只靠彈艙,打擊能力就會被限制。
再說了,現代戰爭講究的是“體系對抗”和“多任務并舉”,不能光靠一兩招。殲-35的外掛導彈,雖然看上去破壞了外形的“美感”,但實際上卻大大提升了飛機的載彈量和靈活性。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真正的飛行員和指揮員,更在乎飛機能不能一次多帶幾發導彈,能不能快速出擊、反復作戰。
還有一個實際問題,隨著隱身戰機數量增多,常規飛機逐步退役,像查證、巡邏、護航這些“粗活”,以后也要隱身機來干。這些任務未必需要一直保持最佳隱身狀態,能多帶彈、多打幾次才是關鍵。這就像農忙時節,誰家還在意自己拖拉機是不是新漆的,能用、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三、
不少人還是覺得可惜,“這么漂亮的飛機,掛一堆導彈就沒樣了。”其實,這種心理完全可以理解。誰不希望自己的新車、好東西又漂亮又能干?但飛機畢竟不是拿來當展品的,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性能。
央視節目里強調,殲-35外掛導彈,其實和國際上同類飛機的做法一樣。美國的F-35、俄羅斯的蘇-57等,遇到需要,也都會外掛武器。這不是“倒退”,而是技術進步和實戰需求雙重作用下的必然選擇。
有人問:“那隱身性能是不是就沒用了?”其實不是。殲-35如果執行特殊任務,比如深入敵后偵察、第一波空戰,還是會用彈艙里的武器,保持最大隱身優勢。等到需要大規模對地、對海打擊,或者在海上巡邏時,為了提升威力和效率,就必須外掛更多導彈。這時候,“隱身”就讓位于“火力”了。
再退一步說,飛機本身的性能也不只是看外形。殲-35外掛導彈以后,雖然外觀上“丑”了一些,但帶彈量變大,作戰半徑也能提升,任務適應能力大大增強。現代空戰講究的是“體系作戰”,單槍匹馬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只要整體配合好,哪怕飛機掛得滿身都是“家伙”,一樣能打出漂亮的勝仗。
專家們也說得很實在,殲-35外掛導彈,是技術成熟與實用性的體現,不是“沒辦法”,而是主動選擇。就像咱們農民兄弟下地干活,穿得再漂亮,不如一雙耐臟的膠鞋實用。
綜合來看,央視公開殲-35外掛導彈的畫面,雖然讓不少人覺得視覺上“難受”甚至遺憾,但背后體現的其實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和實用主義。飛機外形的“美丑”只是表象,真正關鍵的是戰斗力。殲-35能上艦、能多用途、能多帶彈,說明我們的技術和思路都跟國際一流水平接軌了。未來,等到中國航母更多、任務更復雜,殲-35這樣的“丑小鴨”也會成為真正的“多面手”。外觀上的小遺憾,換來的是實打實的實力提升,這樁買賣怎么看都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