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銀川會展中心很熱鬧,威記經過看到,原來是一個專項人才招聘會,名為銀川市“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之“鳳鳴湖城”招才引智大會暨產業人才雙選會。【在坊間,習慣稱之為“十萬人才留住計劃”】
刷消息可以看出來,今年銀川是相當重視的。和普通的招聘會擺攤位設展板等求職者投簡歷和初步面試活咨詢不同,這一次的招聘會,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對廣大求職者進行了一個展示和推介,主要是銀川經濟躍升、產業蝶變、與宜居生活圖景。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想吸引住這些求職者,讓他們主動愿意留下來,為銀川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說起來,銀川這個“十萬人才留住計劃”也施行很多年了。效果也是有的,但是在量變到質變的道路上,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些網友就說了,有什么用?從人口增長數據上根本沒有體現出來,人口不增也就算了,還開始有下降的趨勢。
其實,這更體現了銀川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十萬人才留住計劃”的必要性。
因為銀川是一座天賦異稟,天眷神顧的神奇之地物產富饒的同時,產業還具有獨特性。從“羊煤土氣”,到枸杞,葡萄和葡萄酒,牛及其附加的牛奶,能源,光伏,冷涼蔬菜種植,文旅等等,無一不是值得深挖研究出彩的產業。
先天條件是有了,可是如何需要推動這些產業發展?沒有人才談什么發展?銀川的產業優勢與人才需求之間,確實存在著亟待彌合的鴻溝。會展中心的LED屏展示的圖景,深藏著城市轉型的深層邏輯。
銀川需要構建完整的人才生態鏈,不能只做東部產業的配套車間。比如,當枸杞深加工遇到生物醫藥、當葡萄酒莊邂逅文旅IP,這座城市真正需要的是能打通產業鏈的創新大腦。
如今“十萬人才計劃”已經施行幾年,該到復盤反思的時候了?;蛟S,"留住計劃"的下半場,應該從單純的數量積累轉向人才與產業的化學反應,讓賀蘭山下的每一次頭腦風暴,都能激蕩出改變產業格局的浪花。
這也說明了招人才很容易,但是要留人才就需要下大力氣了。 因為滿足薪資要求容易解決,留住心就卻很難。
銀川的地理位置,對于物產來說,是優勢,但是對于吸引人才來說,卻不占優,因為人們的習慣依舊是“孔雀東南飛”。
威記在高校邊上開館子的時候就曾和幾個經常到店吃米粉的大學生聊過,他們提到了種種難以讓他們有在銀川留下來的理由,諸多理由中,反倒是工資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其中有一個就說了,房價太高了,于此同時空置率又太高了,二手房的掛牌更多。光想著讓人才留下來買房消化存房量,為什么不想著打造一些公寓式房子(人才公寓),滿足人才對于住房需求?
這其實也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那樣的話,房子的針對性和配套精準,不愁賣不出去,同時也可以降低留存量,更能讓人才專心放到工作中去。不然留下來就背負沉重的房貸,有多少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現實是如今的房子越建越大,美其名曰“改善型”,可是對于留下來的人才來說,有幾個是有家底支撐其“安居”的?
或許,"留住計劃"的下半場,應該從單純的數量積累轉向人才與產業的化學反應,讓賀蘭山下的每一次頭腦風暴,都能激蕩出改變產業格局的浪花;從招得來向留得住轉變,讓宜居宜業宜游宜樂宜購變得更加名副其實。
不管如何,對于未來的發展,銀川已經開始布局,十萬人才留住計劃就是很重要的一環。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加油,銀川!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