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比翻書還快!”這句話用來形容最近特朗普在中美關稅談判中的操作,簡直再貼切不過。5月7日,中國剛松口答應和美國坐下來談關稅,特朗普立刻變卦,高調宣稱“絕不取消對中國加征的145%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趁機補刀,放話要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
這場關稅拉鋸戰已經折騰了快兩年,美國掄起關稅大棒想逼中國低頭,結果自家超市貨架空了、物價飛漲,反倒急吼吼求談判。中國這次答應談,但撂下狠話:“要談就拿出誠意!”可美國嘴上喊著“想和好”,手里卻攥著關稅不松,還玩起了威脅施壓的老套路。現在全球都在盯著:美國到底是想解決問題,還是純粹來碰瓷?
美國求談判,中國給了臺階
5月初,美國突然放風說“迫切希望和中國談關稅”。這話從特朗普嘴里說出來有點魔幻,畢竟過去兩年,他張口閉口都是“中國必須讓步”。現實很打臉:美國超市里的中國貨漲價40%,工廠原材料斷供,甚至連圣誕節禮物都囤不夠。
中國這次沒把門關死。5月7日外交部松口:“可以去瑞士談。”不過特意強調是“應美方請求”。明眼人都懂:這是給美國留面子,絕不代表服軟。
特朗普24小時變臉
戲劇性的一幕來了!中國同意的消息剛傳出去24小時,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開炮:“別做夢了!我們不會取消關稅!”還搬出145%這個夸張數字(實際平均關稅約19.3%)。他補了句:“中國必須主動求我們!”
這操作把自家人都看懵了。《紐約時報》吐槽:“總統的談判策略像在游樂場搶玩具,先把東西攥手里,再威脅別人來搶。”
中國不算窮國
同一時間,美國財長貝森特在國會演了一出雙簧。記者問他“誰先求誰談判”,他支支吾吾不敢答,卻突然扯到“中國不該算發展中國家”。這話聽著新鮮,其實暗藏殺機,發展中國家在世貿組織享有關稅優惠,美國想連這塊招牌都砸了。
中國網友直接炸鍋:“按人均GDP算,我們還排在世界60名開外,美國怎么不說自己霸占霸權地位?”
美國內部先吵翻了
特朗普這邊對外放狠話,自家后院卻著了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直接拆臺,5月8日宣布“堅決不降息”,和財政部唱反調。要知道,美國現在通脹率飆到9.1%,企業借錢的利息高得嚇人,財政部巴不得趕緊降息救命。
更尷尬的是,沃爾瑪、特斯拉等30多家巨頭聯名上書白宮:“再不降關稅,我們只能讓美國人用三倍價錢買中國商品!”
中國反制早有后手
面對美國的反復橫跳,中國這次格外淡定。商務部撂下話:“要打多久,我們奉陪到底。”這話可不是虛的,去年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直接卡住美國軍工脖子;反制關稅清單上,從肯塔基州威士忌到佛羅里達州柑橘,全是特朗普的票倉特產。
最狠的一招在5月6日曝光:中國突然給俄羅斯、巴西、阿根廷開綠燈,允許用人民幣買大豆和石油。這相當于在美國最得意的美元霸權上撕開一道口子。
全球圍觀美國“精分現場”
全世界都被美國的操作驚呆了。德國經濟部長公開嘲諷:“美國一邊求談判,一邊舉著大棒,這病得治。”日本網友更是翻出舊賬:“當年特朗普對日本鋼鋁加稅,最后認慫的不還是美國?”
#圖文打卡計劃#連美國智庫都看不下去。彼得森研究所算了一筆賬:關稅戰打到現在,美國損失了24萬個就業崗位,中國對美出口反而增長了21%。
談判桌上的心理戰
5月10日,中美代表終于在日內瓦碰面。現場氣氛冷到結冰:美國代表張口就要中國買2000億美元農產品,中國代表直接甩出數據:“你們欠中國的國債利息還沒付清。”
外媒拍到細節:美國代表團特意帶了3名華爾街投行高管,想用資本施壓;中國代表團里卻坐著華為和中糧的高管,擺明告訴美國:“芯片和糧食,你現在哪個卡得住我們?”
老百姓成最大輸家
這場高層較量的代價,最終落到普通人頭上。洛杉磯港堆積著8萬個滯留集裝箱,里面全是等著加價賣的中國服裝和電子產品;上海的外貿老板也頭疼:“美國客戶非要我們繞道越南‘洗產地’,這風險誰敢擔?”
美國農民,愛荷華州大豆農吉姆對著鏡頭怒吼:“特朗普說加稅能逼中國買更多大豆,結果中國人轉頭去找巴西了!我的倉庫現在堆得能開雜貨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