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大家的閱讀習慣多數時候已經轉移到了線上,但品牌打造紙質刊物卻也同樣越來越多,前有優衣庫《LifeWear 服適人生》已經做到非常高的規格,也有愛馬仕的《愛馬仕世界》同樣以全球化視野打造,還有卡地亞的《365,A YEAR OF CARTIER》,說是“年鑒”,也相當的嚴肅認真。
國內品牌里,ICICLE 之禾在去年 9 月推出了品牌同名系列叢書《ICICLE 之禾》,它由 ICICLE 和東華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一開始就有中英文及法語三個語言版本(英語和法語版面向歐洲市場限量發行),第一本首發 4 萬冊,已經不是個小體量。今年 3 月底,它又帶來了第二本。
《ICICLE 之禾·02 卷》延續了叢書的質感和“藝術攝影出版物”的定位,這一期有 15 位攝影師參與,他們身處時尚、人文、藝術等不同領域,比如其中有我們經常看到他的作品的隋思聰(很多品牌門店官圖都由他拍攝),同時 ICICLE 也邀請了多位藝術家和專家撰稿,其中包括《奢侈的!》作者黛娜·托馬斯(Dana Thomas),她在書中探討了“負責任的時尚”這一話題。
此外,和 ICICLE 有產品或項目上的合作的巴黎盧浮宮、上海博物館、德國 gmp 建筑師事務所(操刀了上海的“之禾卡紛花園”)等機構也都有參與,它們從藝術收藏、建筑設計等不同角度帶來了自己的分享。同時畢竟是 ICICLE 自己的“品牌冊”,書中大量篇幅還是落到了品牌對于亞麻、真絲等素材的重視,以及新一季系列的理念與呈現上。
整本書以 A4 紙的長寬尺寸、200 多頁、舒適的紙張和設計上的好品味帶來一個美好的敘事載體,目前它已經在 ICICLE 店鋪、之禾書店及合作書店上架。當然這仍然是一件相當理想主義的事情,但能以別的方式在時間長河里留下一些更長期的印記,這正是它們存在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