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蕭勤誕辰90周年回顧展”現場。
蕭勤《內省之光》,1964,布上亞克力,110cm×139cm。
蕭勤《向天狼星致敬》,2005,布上亞克力,80cm×100cm。
在藝術家蕭勤的世界中,“光”不僅是視覺的元素,更是精神的象征。畫面中,一束束近乎刺眼的光劃破星空,將畫布斜分,讓觀者被無邊的光芒照亮著,傳達出一份超脫后的純粹喜悅。“光”是他作品中對生命歌頌和對宇宙能量致敬的意向。
這道“希望之光”現在來到了廣州。在著名藝術家蕭勤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廣東美術館聯合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及3812畫廊,主辦“希望之光——蕭勤誕辰90周年回顧展”,謹以此致敬這位現代抽象藝術的先驅。
作為當代藝術史的重要書寫者,蕭勤對中國現代抽象藝術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在中西方藝壇享負盛名。其作品被多家重要博物館收藏,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意大利羅馬國家美術館等。此次展覽以蕭勤先生的藝術實踐為鏡鑒,探索全球化背景下東方抽象藝術的未來可能,讓蕭勤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光芒,在當代與未來的交織中綻放新的生命力。
游藝歐洲:融匯中國哲學與西方抽象藝術
蕭勤1935年生于上海,祖籍廣東中山,幼年于上海接受啟蒙教育。他的父親蕭友梅作為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奠基者,以人文主義與自由思想的音樂理念熏陶著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的抽象畫創作。1950年代初期,蕭勤在臺灣師從先鋒藝術家李仲生,其提出的“用腦去想、用心去感受、用眼觀察,最后用手來表現”的創作觀念,從根本上激發了蕭勤不斷自悟求索的藝術本性。
1954年蕭勤移居歐洲,這也成為他藝術演進的關鍵轉折。他游歷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地學習藝術,并在多所藝術學院任教。在長達數十年的歐洲游歷中,蕭勤不僅系統地接觸到了包括歐洲戰后空間主義、奧普藝術、動態藝術等在內的前衛藝術思潮的沖擊;更讓蕭勤意識到了尋找自身文化根基的重要性,開始重新研究禪、道、老莊等東方哲學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他將東方哲學與天體物理和宇宙現象的探索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其獨特的具有東方玄思特質的抽象藝術風格。
1960年,以戰后歐洲抽象表現主義為重要流派的無形式藝術在批評話語中黯然失色。時年25歲,初到歐洲卻躊躇滿志的蕭勤亦認為無形式藝術逐漸趨于矯枉過正。而彼時,東方藝術在全球戰后藝術史上仍未發展出一種清晰的頭緒及前衛的思想。蕭勤聯合意大利畫家發起“龐圖國際藝術運動”(Movimento Punto International),以“點”(Punto)作為基本的視覺核心符號,融合中國哲學的“道法”與西方抽象藝術的“純粹形式”。
這一時期,蕭勤的創作以簡潔明麗的色點和天圓地方的圖形為特征,體現了其從東方哲學中汲取的靈感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匯聚了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為國際當代藝術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靈感,該運動成為戰后藝術史中東西方對話的重要里程碑。
蕭勤曾說過,西藏布達拉宮的壁畫對他在龐圖時期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布達拉宮東陽光殿天光閣中神圣的香巴拉地圖與蕭勤這一時期的作品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蕭勤龐圖時期的“宇宙能量”和“光”系列創作中,許多中國傳統藝術的杰作,尤其是敦煌和榆林的佛教石窟壁畫中高度神話化的“經變圖”給予了他很多靈感。藝術家借以這種古老的智慧作為他的藝術主題,并以前衛的抽象風格來表達。通過這種方式,他不僅重構了東方文化,還為西方藝術注入了一種新的精髓。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藝術家在作品的流暢和幾何構圖中傳授佛教的核心理念。在用色強烈的區塊上灑上淺色的顏料,使這些幾何形狀煥發生命。他突出了與理性和意圖相關的幾何線條的流動和隨機效果,創造出不可忽略的宇宙感知。
跨文化轉化:在黑暗中淬出永恒之光
1990年,蕭勤迎來了人生與藝術最重要的轉折點:蕭勤的愛女莎芒妲因意外去世。深切的喪女之痛使得蕭勤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從宇宙與自然之境返回人世間,追尋內心的救贖。最終,蕭勤領悟到“生命能量循環往復,永不消失。一切的不幸、死亡,終將在毀壞后重生……莎芒妲沒有離開,只是不在”——他走向了“無限”的境界之中。
在《輪回》系列中,他以水墨暈染出層層疊疊的圓形結構,象征生命如漣漪般在宇宙中永恒流轉;在《明光》系列里,金色與鈷藍交織成星云般的色域,佛教“涅槃”思想與量子物理的“能量場”在此碰撞,將個人喪親之痛淬煉為對永恒之光的形而上追尋。這些作品不再是簡單的抒情,而是建構出“悲傷—轉化—重生”的精神拓撲學,用視覺語言演繹“無常”中的“常”。蕭勤在生命最黑暗、最神秘的領域中發出了壯麗的光芒,表明了他對“希望”的領會。
策展人許劍龍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對已故藝術家的紀念,更提供一個相對聚焦的視角,向觀眾闡述蕭勤抽象藝術背后的意涵,為觀眾理解抽象藝術提供了珍貴范本。展覽引領觀眾走進蕭勤70年藝術歷程中的精神升華之旅,觀眾通過探索藝術家對“宇宙能量”與“光”的理解,展開一次精神升華之旅,同時也可以通過自身經驗與感悟去解讀每一件作品,與蕭勤隔空對話。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表示:“蕭勤作為現代中國抽象藝術的重要開拓者,其藝術實踐深刻體現了跨文化語境下的創造性轉化。作為戰后首位獨立開拓國際藝術舞臺的華人藝術家,蕭勤的藝術生涯不僅體現了個人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現代中國藝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變遷,更是在抽象藝術領域樹立了具有東方美學精神的坐標。”
“廣東美術館將持續以蕭勤的藝術探索為鏡鑒,在構建當代藝術史研究范式的同時,深入挖掘其作品中蘊含的跨文化智慧,讓這位藝術先驅的精神光芒在全球化與未來性的交織中,持續照亮東方抽象藝術的發展之路。”王紹強說道。
本版撰文:南都記者 朱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