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在抱怨工作的種種不是,與此同時,仍有一些人瘋狂地愛著他們的工作。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虔誠的人,他們愿意獻身于某一種“他們身外的”任務,某一事業,或責任,或心愛的工作。
這種獻身精神非常突出,人們能用事業、使命等詞匯恰當地說明他們對工作的忘我和身后的激情熱忱,甚至可以沿用命運或命中注定這樣的詞匯。
當你傾聽他們談到他們的工作或任務時,你會覺得那是一份心愛的工作,而且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干這件事的。你很容易會感到那是一種先定的和諧。
在最完美的情況下,他和他的工作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那樣彼此吻合。
在理想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內部要求和外部的要求是如此一致,“我需要”與“我必須”如此完美的一致,譬如,我需要……它的感受是自我沉迷而不是責任。
“內在的要求”與“外部的要求”不同而且是分開的。后者是環境、問題、外界對個人要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感受到的是責任、義務或者職責。他想說的是“我必須,我不得不”,而不是“我要如何”。
在理想的情境中,幸運的人會擁有很多這樣的時刻,這時“我要”和“我必須”是彼此一致的。內部要求與外部要求配合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和娛樂的分歧已經被超越。
這樣的人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自豪地宣稱,他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他就在實現他的真我。他是世上最適合這個工作的人,而這個工作也最適合這個人,最適合他的才華、能力和愛好。
顯然,在這樣的人那里,工作和娛樂之間通常的習慣性割裂已經完全被超越。
也就是說,對于這樣的人,工作和娛樂已經沒有區別,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娛樂,他的娛樂就是他的工作。這時“休假”一詞還有什么意義呢?
這樣的人在他們的假期里,在他們完全有自由選擇自己愿意做什么的時候,在他們完全沒有必要承擔什么外部的義務時,恰恰在這樣的時期中他們愉快并全身心地獻身于他們的工作了。
這群人在工作中尋求某種樂趣,某種消遣,這時“娛樂”一詞的意義又如何呢?這樣的人是怎樣“休息”的呢?那么什么是他們的責任、職責、義務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錢或報酬又有什么意義呢?顯然,最美好的命運,莫過于因為做了他熱愛的事而得到報酬了。自然,金錢是受歡迎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是需要的,但它肯定不是最終的需要,不是終極的目的。
這樣的人得到的薪金僅僅是“報酬”的一小部分,工作由于它自身固有的獎賞價值,使得金錢或薪金支票轉換為一種副產品。
這自然和大多數人的情況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為賺錢謀取生計而從事他們并不愿意去干的業務。
這種熱愛事業的人往往能和他們的工作打成一片(投射入工作,結合于工作),并使得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個規定性特征,工作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
假如你問這些熱愛工作的人:“你是誰?”或“你是什么人”,他往往會依據他的職業來回答,“我是律師”、“我是個母親”、“我是藝術工作者”等等,
他告訴你,他把他的職業或任務和他的身份、他的自我等同起來,工作往往成為他的一個標簽。他們心愛的職業往往被看成是自我的一個規定性特征,并成為自我存在一個不可分解的方面。
我很少向那些某些愿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故意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上述結論對于他們是不大適用的,他們一定不會用職業來描述自己,他們的職業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外部的工作而已。
他們為之獻身的任務似乎可以解釋為內在價值的體現,不是一種為了實現外在于工作本身的目的的一種手段,也不是被強制性地進行長久訓練后,自發形成的習慣而已。
這些任務是受到他們的熱愛的,是他們內心價值的投射,即,他們最終熱愛的是這些價值,而不僅僅是工作本身。
由于帶來公正而感到高興。
他們的戰斗不是因為敵意、妄想、自大,而是為了正義。
有機會改善環境是一種巨大的獎賞。
他們對孩子非常喜歡,能從幫助孩子成才中得到樂趣。
我們嘗試著對這些滿足和獎賞進行排序,很快就會發現,最好而且“自然”的分類大都或完全屬于一種終極而不能再簡化的抽象價值,比如真理、美、新穎、效率、愛、成長等等。
對于這些人來說,工作只是終極價值的一種載體,舉例說,法律的職業是達到正義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我的強烈印象是,人更接近自我實現、更接近豐滿人性時,他的工作受超越性動機支配而不是受基本需要激勵。
對發展水平更高的人,“法律”更可能成為一種追求正義、真理、善良等的途徑,而不是為了經濟保障、贊譽、地位、威望等等。
當我提問:你的工作哪一方面是你喜歡的?什么能給你最大的愉快?這樣的人更容易以內在價值的概念,以超個人的、超越自私等概念作為回答,例如看到公正的實現,真理取得進展,善有善報等等。
發展水平較低的人似乎更經常利用他們的工作達到低級需要的滿足,處于習慣而把工作當成達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作為教養期待的一種反應。但這可能只是程度問題,或許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潛在地)受超越性動機支配。
這些人雖然實際上是為法律、為家庭、為藝術在工作著,但似乎也受到內在的或終極的價值所激勵,而職業只是這些價值的載體。這是我觀察他們并和他們交談得到的印象。
例如問他們為什么喜歡行醫,或在操持家務中,或在寫作中究竟有哪些深感受益的時刻?
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是為了真善美,為了建立秩序、公正和完美而工作,這些說明了他們渴望的是什么,什么使他們感到滿足,他們珍視的是什么,他們日復一日工作是為了什么,以及他們為什么要工作。(自然,這些指的是低級價值以外的價值。)
他們的基本需要已經得到適當滿足,現在是以另外的高級方式——工作,受到激勵的,這可以稱為“超越性動機”。這也正是他們熱愛工作的原因:自我實現。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兒童的未來在教育
未來是一個需要創造力的時代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
不被各種試卷扼殺掉應有的創造力?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
在老師陪伴下建立屬于自己文化的歸屬?
有沒有一種教育能讓老師
與孩子一起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尋找未來教育家,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后天研習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