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本科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文章的事情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事情緣起于公眾號一篇名為《重慶這8位同學獲國家獎學金》的推文,其中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021級學生劉某喬的介紹格外吸睛。
根據介紹,劉某喬發表SCI一區期刊論文5篇、SCI二區期刊論文9篇,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本科生能有如此“輝煌”的科研成果,著實讓人驚嘆,可也引來了諸多質疑的聲音。
普通人可能對SCI沒什么概念,簡單科普一下,SCI即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辦的一個文獻數據庫,涵蓋了眾多學科領域的大量高質量學術期刊。
本科生仍處于知識學習階段,沒有科研基礎,因此毫不夸張地說,一個本科生能發一篇SCI,都可以直接保研到985了,如果發14篇,那比很多大學的教授要厲害得多。
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筆者寧愿相信一個人能買彩票中1000萬,也不相信一個大四本科生發14篇SCI,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不可能做到!
當然,除非她背后有高人指點。
網友們順著這個線索深挖下去,果然不出所料,劉某喬發的14篇SCI論文中,她都不是第一作者,而是第三、第四作者,這說明她在這些論文中的貢獻并不大,甚至很有可能是掛名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論文頻繁出現劉某華的名字,公開信息顯示,劉某華是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
至于專利,以“劉某喬”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她名下的專利不止3項,而是14項,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11月8日,按年齡推算,當時劉某喬還在讀初中。同樣的,劉某華才是這些專利的第一發明人。
經過媒體求證,網友們的質疑是對的,劉某華教授與劉某喬系父女關系,劉某喬取得的成績很明顯跟劉某華有關系,是典型的“學術二代”。
5月10日中午,重慶大學再次發布通報稱,對劉某喬發表14篇SCI論文一事已經有了調查結果。通報中明確表示劉謀華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1、劉某華以父親的身份安排女兒劉某喬參與其本人部分署名論文和專利研究工作,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
2、劉某華的論文中還存在圖片上傳錯誤等學術不嚴謹問題。
有鑒于此,給予劉某華警告處分,并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長職務,同時按相關程序撤銷劉某喬獲得的國家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
重慶大學的通報,其實還有更深一層次的信息。劉某華雖然被免職了,但保留了學校的工作;劉某喬被撤銷獎學金,但保留了學位。
看來,重慶大學對父女倆給足了面子。
重慶大學在此次事件中反應迅速,處理果斷不護短,很多網友給予了肯定,一想到前段時間中日友好醫院的肖飛和董襲瑩的事情,真的是高下立判!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重慶大學的處罰太重了,像是為了堵住悠悠之口而做出的決定。甚至認為劉某喬初中就已經接觸化學了,作為專利人之一她沒有錯,而且劉謀華作為父親,帶女兒寫論文也沒有錯。
其實筆者也想過這個問題:教授帶自己的子女一起做研究,最后子女為三作四作這種非一作,算不算是“學術不端”行為呢?
如果子女對研究有實質性貢獻,如參與實驗設計、數據收集與分析、論文撰寫等工作,且署名符合其貢獻程度,那么這種署名是合理的,不算學術不端。
相反,但如果子女僅因親屬關系掛名,沒有實際參與研究工作,或者貢獻與署名不匹配,那么就屬于學術不端行為,違反了科研誠信準則,破壞了學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劉某華事件中,學校調查認定其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說明劉某喬的署名情況不符合相關規定和要求,可能存在掛名或貢獻與署名不符的問題。
還有網友扒出,劉某喬托福97分、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322分,這兩個成績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有一定競爭力但不算特別突出。
據筆者了解,美國排名前50的高校,托福成績要求多在100分以上,部分頂尖高校要求更高。
GRE322分,對于申請美國高校研究生來說,這個成績能滿足許多學校的基本要求,但對于頂尖院校的熱門專業,可能還需要更高的分數來增加競爭力。
但如今劉某喬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猶他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看來,那14篇SCI論文和專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國外高校對學術誠信極為看重,劉某喬的學術不端行為已經影響到她的信譽問題,可能會重新評估其申請,甚至取消錄取資格。
對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