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11日電 (李自曼 王玉玲)“拍一張錢包少三張”“過期幾年的相紙,1971年的老機器,玩的就是心跳”“已停產,拍一張過一張”……近期,“撕拉片”成為社交平臺熱門詞。
據中新經緯了解,二手交易平臺上,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相紙根據生產日期、批次差異,一盒(10張)撕拉片相紙的價格在1400元至3300元不等,至少是相紙停產前售價的20倍。在照相館,如今拍攝一張撕拉片的價格在300到600元不等,根據相機類型、提供附加服務不同而有所區別。
富士FP-100C和FP-100C-silk撕拉片相紙 中新經緯王玉玲 攝
一張撕拉片價格達停產前20倍
撕拉片即一次成像膠片,采用特殊的化學涂層和成像技術,將撕拉片裝入特定的相機中,拍攝之后需要手動將膠片從相機中拉出,等待一段顯影時間,然后把底片揭開,得到一張完全顯影的照片,另外還有一張黑色負片。
“與拍立得比起來,撕拉片的大部分相機鏡頭會更好一些,有些高端機型,例如柯尼卡、富士、格拉菲相機等,因此,(撕拉片成像)在銳度、顏色會更好一些。”在浙江杭州經營著一家影像設備店并提供攝影服務的精彩(化名)對中新經緯說。
公開信息顯示,撕拉片的主要廠家是寶麗來和富士。目前,兩家公司的撕拉片均已停產。其中,寶麗來在2008年停產該公司最后一種寶麗來膠片。2014年,富士宣布停產FP-3000B撕拉片相紙,2016年宣布停產FP-100C和FP-100C-silk兩款彩色撕拉片相紙。
精彩稱,他最早接觸撕拉片是在2011年,那時候包括富士與寶麗來的撕拉片價格都比較便宜,彩色、黑白的價格分別是70元/盒、65元/盒,每盒10張,主要玩撕拉片的是寶麗來玩家。
“那時候寶麗來拍立得一張要20塊,撕拉片反而是一種‘平替’。但當時沒有顧客專門來拍,都是相機玩家在玩,直到2023年,開始有顧客來拍撕拉片。”精彩說道。
2024年,精彩已經感受到撕拉片在二手平臺上交易升溫,為了保證店面日常需要,他在國外平臺上囤了20盒富士撕拉片,一盒150美元,到手約1500元,相當于一張膠片成本150元。
9日,中新經緯在閑魚上發現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根據生產日期、批次差異,一盒價格從1400元至3300元不等。若按停產前70元一盒的價格計算,這意味著一張富士FP-100C彩色撕拉片價格約140元至330元不等,如今的價格至少是停產前20倍。
目前在撕拉片停產的背景下,撕拉片主要流通于照相館、攝影愛好者、二手商販之間。8日,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咨詢閑魚上的撕拉片賣家,一位賣家表示,目前撕拉片的價格主要和過期時間關聯,過期越晚,價格越貴。他手中的撕拉片一部分是從攝影愛好者手里收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自己之前在國外買回來的,隨著整體數量減少,如果不復產,后面可能還會提價。
據閑魚上發布的信息,同樣一盒(10張)富士FP-100C撕拉片,2014年過期的價格為1400元,2017年過期的價格為2000元,2018年過期的售價為2300元,2019年過期的價格能達到3300元。
對于撕拉片的溢價現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中新經緯,稀缺性是導致撕拉片相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對于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收藏者來說,過期的撕拉片是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
“社交媒體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撕拉片的獨特成像效果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并通過社交平臺迅速傳播,形成了追求復古潮流的現象,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江瀚說。
對于撕拉片在社交平臺引起的討論,生產撕拉片的企業之一富士膠片9日下午回應中新經緯稱,隨著數碼攝影的普及,能夠在拍攝后即刻打印出“實體”的照片,以及膠片獨特的“質感”和“畫質”,帶來了新的價值和樂趣。目前,雖然已停止了撕拉片的銷售,但公司還在繼續拓展一次成像系統“instax”的產品線,來提供多樣化的拍攝樂趣。
撕拉片照片 中新經緯李自曼 攝
閃光燈泡閃一次25元
撕拉片進入照相館后,“身價”再次提升。
中新經緯搜索發現,目前開展撕拉片業務的照相館主要是一些新型照相館,提供多種機型拍立得照片、復古老照片的拍攝服務,有的還會擺放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系統,讓顧客自助式拍照。
位于山東濟南的菠蘿照相館自2024年十一假期開業,主營業務為拍立得照片拍攝及小照片周邊銷售。店內特色在于提供多種型號拍立得相機,包括富士、寶麗來等品牌,以及限量版相紙。
菠蘿照相館店長張張(化名)告訴中新經緯,由于撕拉片緊俏,拍攝撕拉片實行預約制,需湊夠十人,店主會購買一盒相紙進行拍攝。目前,店里拍攝一張撕拉片的價格為299元。
中新經緯通過大眾點評查詢發現,在北京,照相館拍攝一張撕拉片的價格約在230元至560元不等,部分店鋪會附贈妝造和相框。
北京PYQ照相館店長胡先生對中新經緯表示,自己店鋪的撕拉片相紙是2015年購入的,當時他的合伙人購入一臺寶麗來Bigshot相機,順帶從富士和寶麗來經銷商那里囤了10多盒相紙。“前些年拍撕拉片的比較少,最近撕拉片火了之后,又把相機從家里找出來放回到了店里。”胡先生說。
位于上海的攝影工作室寶麗來研習社店主對中新經緯說:“像我們開實體店的都是之前囤的一批相紙,然后還有一些愛好者朋友會慢慢把自己囤的相紙拿出來賣掉了,我們就收來拍攝。”
“現在撕拉片都是按張賣不按盒賣了。”胡先生稱,拍攝不同風格的撕拉片價格不一樣,他們店里拍攝四宮格撕拉片的價格為396元/張,寶麗來Bigshot相機拍攝的撕拉片為556元/張。相比其他店鋪,他們的定價算是比較高的。
胡先生坦言,將價格定高的原因,與拍攝成本較高有關。例如,寶麗來Bigshot相機(專門為人像特寫而設計的機型)拍攝4次就要消耗一個閃光燈泡,這種燈泡已經停產。另一方面,因為相紙本身為過期產品,有一定的廢片風險。并且撕拉片拍出來不能PS,如果按照大眾審美來看,并不是任何人拍出來都好看,有些顧客可能跟風拍完,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心理上會有落差。“所以價格定得高,也是拉高門檻,給顧客一定的思考空間。”胡先生說。
“一次性專用的閃光燈泡,一共100元,只可以閃4次,相當于每一次拍攝還要疊加25元的閃光燈成本。”精彩說,他的店拍攝撕拉片的價格為360元/張,最近對價格進行了上調。
什么樣的人會到店來拍撕拉片?精彩表示,他最近一周拍了十幾位,主要是學生、追星群體,希望來找“明星同款”。
胡先生感受到,近兩個月拍攝撕拉片的顧客明顯變多,每天咨詢的人數大概有十幾人,到店拍攝的有五六人,主要是20歲至40歲的女性。
精彩認為,撕拉片現在的熱度依然較高,但拍攝一張照片的價格已普遍超過300元,且還無法保證拍出理想效果,能承受這一價位的消費群體有限,撕拉片拍攝價格的上漲幅度有限。
“在明星效應之下,撕拉片應該還會火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自己的撕拉片囤得還不夠多,后續還會想辦法在二手平臺或者其他渠道購入撕拉片。”胡先生說。
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嘉對中新經緯表示,撕拉片拍攝的走紅,與資源稀缺性疊加人為炒作、明星流量與情緒消費圈層認同等原因有關。“先有明星拍攝撕拉片成為網絡熱點話題,商家通過營銷明星同款妝容、造型等附加服務,形成‘明星同款 = 高級審美’的消費認知。”朱嘉說道。
撕拉片相機 受訪者供圖
撕拉片相機價格漲價超千元
“撕拉片翻車,拍出來直接黑圖”“年代久遠的相紙,撕出來發現沒有藥水了”“拽了幾下800多元沒了,不是泛黃就是帶紅點,連撕四張都翻車”……在社交媒體上,一些網友吐槽撕拉片遇到廢片的經歷。
“在使用體驗上,撕拉片拍攝效果接近人眼視角,能夠減少畸變,但過期相紙可能影響成像質量。”張張說。
撕拉片的保質期只有兩年,二手平臺上賣家也大多注明了無法保證成像質量。
8日,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咨詢了北京多家照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為采用的是過期相紙,很難保證出片率,會在顧客下單前跟顧客說清楚不保證出片,希望顧客謹慎下單。如果拍出了,成像效果不佳,消費者要有心理準備,店里不負責。
拍攝過撕拉片的魚魚(化名)告訴中新經緯,全程拍攝加等待成像需要半個小時時間,但成片效果讓她不甚滿意,感覺妝感太重。“商家說沒有相紙問題就不能重拍,以后還會不會再去拍還說不好,可能還會去看看是不是妝容原因。”魚魚說道。
胡先生說:“撕拉片有一定的廢片率,但我們的撕拉片保存比較好,目前拍出來的幾乎沒有廢片。”寶麗來研習社店主說:“撕拉片的廢片率挺高的,有些是相紙保存不好導致的,也有些是相機故障導致。”
對于可能出現的“廢片”,精彩稱,如果是相機與相紙的問題,他們可以進行重拍。如果是消費者對拍攝效果不滿意,他們會酌情減少一點費用,或者用店內其他的拍立得補拍兩張。
公開資料顯示,能夠拍撕拉片的相機主要來自寶麗來和富士,如寶麗來Land Camera系列(100/250/360等)、Big Shot(人像機型)、專業機型Polaroid 110A/B(需要改裝適配撕拉片);富士FP-12、FP-14系列證件機等。以及一些大畫幅相機也能拍撕拉片(需要撕拉片后背)。這其中絕大部分機器已明確停產。
談到撕拉片相機的價格,寶麗來研習社店主說:“撕拉片相機從普通業余款到專業款,500元~10000元都有。這類相機在2016年之后經歷過一波跌價,差不多打了個對折,這兩年撕拉片火起來之后,專業性的撕拉片相機價格又漲回去一點。”
寶麗來研習社店主舉例稱,BigShot相機之前約1000元~1600元,現在約4000元左右;600SE專業機型 Polaroid 110A、110B原來價格在1100元左右,現在在2000元~3500元之間。
“因為相紙價格越來越貴,還是要用專業一點的設備拍比較好,更能出效果,用低端機拍攝非常浪費。專業型的撕拉片相機還有一個保值的地方在于,專業機都配備了專業鏡頭,即使以后撕拉片真的買不到了,也可以改裝用來拍其他底片。”上述店主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