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是一個充滿溫情與感恩的節日。母親不僅給予我們生命,更教會我們善良、正直、勇敢和堅韌,她們的言傳身教,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在佛教,母親的形象是慈悲與愛的化身,母親節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佛教多部經典都著重強調了母恩的深重。《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里,佛陀講述世間女子生育之艱辛:“生男育女,認為天職,每生一孩,賴乳養命,乳由血變,每孩飲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現黑色,其量亦輕。”母親以自身精血滋養孩子。
為報母恩,世尊垂身示范,曾上升忉利天宮,為其生母摩耶夫人宣講《地藏菩薩本愿經》長達九十日。
佛陀大弟子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更是成為盂蘭盆法會的緣起,在民間廣為流傳。目犍連用神通看到母親在餓鬼道受苦,雖施飯食,卻因母親業障深重,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火。請教佛陀,于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齋供佛及僧,以此功德回向母親脫離苦海。
蓮池大師曾言:“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這深刻地揭示了子女對父母的孝道,物質供養是孝道的基石,是子女應盡的本分;而精神贍養則是更高層次的孝行。
近代禪門巨匠虛云老和尚,出生后不久母親就離世。他始終銘記母恩,十九歲出家后,一心發愿朝拜五臺山禮文殊菩薩,將此功德回向母親,報答母恩。
佛教孝道觀念中,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即戒律),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又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佛教視一切眾生為父母的慈悲胸懷,將對母恩的敬重推己及人,世間所有母親都有著同樣的偉大與艱辛,都值得被尊重和關愛。
值此母親節,愿天下母親皆蒙佛菩薩慈悲護念,平安吉祥,勝意安康;愿每一位佛子都能以孝心為舟、以慈悲為楫,在修行之路上踐行報恩大愿,讓慈愛的光輝普照世間,溫暖每一個眾生的心田。
▍版權聲明:
○ 本文為網絡采集文章,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圖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