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業圈最熱血的劇情,非于東來硬剛“職業碰瓷黨”莫屬!那個把胖東來逼到“要么處罰惡人,要么我關店”的于老板,終于等來了官方站臺——許昌市監局蓋章認證胖東來玉石合規,平臺也把煽風點火的柴懟懟禁言30天。但這場勝利背后,藏著多少讓人心寒的行業潛規則,又戳中了多少良心企業的生存痛點?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一種新型“職業碰瓷黨”悄然興起——他們以“維權”“監督”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專門通過惡意剪輯、斷章取義、煽動輿論等方式制造事端,逼迫企業或個人“花錢消災”。其中,以“柴懟懟”為代表的網絡碰瓷者尤為猖獗,他們深諳流量密碼,擅長制造對立情緒,動輒以“曝光黑幕”為要挾,實則只為謀取私利。
這類碰瓷黨的危害不容小覷:他們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損害企業正常經營,更嚴重的是,他們消耗社會信任,讓真正的維權者舉步維艱。如果放任這種歪風邪氣蔓延,最終受害的將是整個社會的誠信環境。因此,必須讓柴懟懟們付出代價,否則類似亂象只會愈演愈烈。
柴懟懟們的操作手法高度相似:選擇性剪輯,制造“黑料”,通過截取片段、歪曲語境,把正常商業行為包裝成“欺詐”“侵權”。煽動情緒,綁架輿論,利用網民樸素的正義感,制造“弱者對抗強者”的假象,鼓動網友圍攻目標。私下談判,索要封口費,等輿論發酵后,再聯系涉事方“談條件”,暗示“給錢就能刪帖”。
這種套路本質上就是網絡時代的“職業勒索”,只不過披著“維權”的外衣,更惡劣的是,他們往往瞄準中小企業和普通商家,利用對方怕麻煩、怕影響生意的心理,屢屢得手。
必須對碰瓷黨進行嚴懲,因為這種碰瓷行為對社會傷害很大:一是破壞商業環境,增加社會成本,企業為應對無端指控,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證清白,甚至被迫“破財免災”。
二是透支社會信任,傷害真正維權者,當“狼來了”的故事太多,公眾會對所有曝光事件產生懷疑,導致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難以獲得支持。
三是助長網絡暴力,擾亂社會秩序,碰瓷黨利用網民情緒,往往導致無辜者遭受網暴,甚至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企業遇到碰瓷時,應第一時間固定證據,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而非選擇"花錢了事,直接起訴造謠者,讓碰瓷黨付出法律代價。
網友在面對網絡爆料時,應保持冷靜,避免被帶節奏,讓“子彈飛一會兒”。對明顯煽動情緒、缺乏實錘的“曝光帖”,應謹慎對待,不輕易轉發擴散。
如果“柴懟懟”們總能靠碰瓷獲利,那么未來只會涌現更多效仿者,最終讓社會陷入“誰聲音大誰有理”的惡性循環。真正的公平正義,應當建立在事實和法律的基礎上,而非輿論的裹挾之下。
因此,必須讓碰瓷黨付出代價,無論是法律制裁、平臺封禁,還是輿論反噬,只有讓他們的“碰瓷生意”無利可圖,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這股歪風。否則,今天縱容一個“柴懟懟”,明天就可能面對無數個“張懟懟”“李懟懟”。社會誠信的底線,不容這些職業碰瓷者肆意踐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