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有著難以想象的強大自我實現功能。
一個人多少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多少歲。
父親過世后,我連忙把母親接來自己身邊,母親九十歲了,除了記憶力有問題,身體還算可以。我教她站樁,是因為比較下來,這似乎是唯一合適的運動,站樁看似不動,其實是一種五臟六腑的內動,對一個九十歲的老人來說,也許可行。
兩年實踐下來,我慶幸這是此生最對的決定。
站樁,隨時隨地,無需器械,無論地方,無問天氣,看上去是一種鍛煉,實則是一種休息,或者說是一種“回神”。當年道家有個傳奇人物陳摶老祖,一覺可以睡一百余日,不吃不喝,我們現代人都認為是夸張的傳說而已,但根據我對站樁原理的體察,覺得還真是有可能的。道家的所謂休息,和我們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精氣神回來了,會自行開啟身體的修復工作。
站樁的特點,易學難精,但最難的還是堅持。于是就每天打卡,墻上寫好,打卡站樁多少多少天,用以激勵。為了鼓勵母親,我也堅持陪她站。到今日再看墻上,母親已經打卡了754天。
我最喜歡的古書,是中華的經典《黃帝內經》。覺得它是一本人體指南,可以拿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起居。比如冬天的三個月,要早臥晚起;春天的三個月,要夜臥早起。春天早晨要披發緩形廣步于庭,衣服寬松頭發披散在院子里走。冬天應該吝嗇小氣,春天則要多發紅包,多幫助別人……《黃帝內經》把生活的智慧都講透了,我讓孩子把這些篇章完全背下來。千百年來,人類的世界改天換地,唯獨古人的身體和今人沒啥質的區別。《黃帝內經》早把身體的規律看透了。其中《素問》篇就提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這幾句我讀過無數遍,橫想豎想,這說的不就是站樁嗎?頂天立地,讓精氣神慢慢回來。
站樁之后,母親很少感冒,連以前偶發的便秘也消失了,除了記憶力不行,基本沒什么小毛小病。最神奇的是,那天我陪她飯后下樓散步,我開信箱拿晚報那會兒功夫,母親恰巧一臺階踩空跌坐在地上,腿骨還磕到了,旁邊在場的鄰居嚇壞了,我暗暗叫苦,心想這下完蛋,因為母親在中年時就被醫生判定為骨質疏松,現在92歲了,摔一跤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余生臥床了,都沒法再往下想。誰知母親坐了一會兒,揉揉腿,讓我拉她站起,起來后,拍拍褲子,挽著我胳膊說,好了,走吧。哇,啥事沒有!看得鄰居目瞪口呆,嘴張得老大。
站樁把骨質疏松站沒了,這不是那些愛看廣告的老人們天天喝牛奶、吃鈣片也夢寐難求的結果嗎?母親一分錢沒花,站個樁就實現了目標。
母親的觀念,是不喜歡醫院,除了看牙,她八十歲后就沒去過醫院,更不去體檢。她很早就告訴我,知道結果又不能改變什么,去知道它干啥?體檢的結果只會給自己心靈打擊,而心靈打擊是一切疾病的核心。于是母親開心而木知木覺地活著,混沌而模糊地活著,逍遙自在地站樁。
據有農村百歲老人過世后的解剖發現,身上都有腫瘤,但老人并不知曉,首先,他們沒有癥狀,沒有感覺,其次,他們也不知道什么是體檢,什么叫腫瘤,于是到死也不知自己有什么問題。請想一想,這難道不能總結出一種生活哲學嗎?很多人迷信體檢,殊不知一個活蹦亂跳的人,參加一次單位免費的體檢,可能是射出了一顆打向自己太陽穴的子彈。體檢后就是驚訝、情緒崩潰,再然后化療、放療,再然后人生就拐向了另一個方向。也許沒有那次體檢,他還是那個活蹦亂跳的他。
心理學EMBA畢業的我,每天哄老母親背兩句話,雖然她的記憶力極差,但這兩句她滾瓜爛熟。兩句話是:我70歲啦!我很健康!有時我的朋友來家里玩,看見母親必然會逗她,老太太您高壽啦?母親總是認真地脫口而出,我70歲呀!
經過近千次的背誦,母親開始堅定地相信,自己70歲!心理學認為,不斷重復的信息可以進入潛意識,進入內心。神奇的事情出現了,母親的身體機能,好像都朝著70歲的方向發展,走路也輕盈了,更自信了。甚至有幾次,她小跑著去追逐家里養的貓。這不免讓我有點擔心,是不是有點搞過頭了。
看來那句話是對的:一個人多少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認為自己多少歲。
當人的內心(潛意識)認為自己老了不行了的時候,潛意識就帶領身體去實現“不行了”這句話;當人的內心認為自己很年輕很健康的時候,潛意識也會帶領身體去實現“年輕健康”這個目標。潛意識有著難以想象的強大自我實現功能。
所以,我奉勸各位,永遠不要對自己說,我不行,我老了。如果這樣,就是斷崖式衰老的開始。如果不斷對自己說,我很好,我很健康。那你還有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