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農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前言
肺癌是全球范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生物學行為高度異質,易通過淋巴道、血行播散等途徑發生轉移。常見轉移部位包括腦、骨、肝臟及腎上腺等,但臨床中亦可觀察到部分患者出現罕見部位的轉移,如胰腺、脾臟、肌肉、皮膚甚至生殖系統等。這類少見轉移灶常因缺乏典型臨床表現而被漏診或誤診,導致治療延誤,嚴重影響患者預后。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和腫瘤分子診斷的發展,肺癌少見部位轉移的檢出率逐漸提高,但其發生機制、臨床特征及治療策略仍需進一步探索。深入分析此類特殊病例,不僅有助于提高臨床醫師的識別能力,也為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醫脈通特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楊農教授分享一例病理確診的肺癌伴膽囊轉移的病例,探討其診斷思路、分子特征及治療選擇,以期提升對肺癌非典型轉移的認識,優化臨床管理。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男性,51歲。
主訴:反復腹痛1月余,發現肺部占位2天。
現病史:患者自2025年1月起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腹痛不適,無發熱、皮膚鞏膜黃染、嘔血、黑便及腹瀉等癥狀。經當地醫院檢查,腸鏡和胃鏡均未見異常,肺部CT發現右下肺結節,考慮肺癌肺內轉移可能,雙腎上腺結節轉移可能。
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無特殊記載。
入院診療過程
01
初步診斷
根據院外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肺占位性病變,疑似右肺癌并腎上腺轉移,腹痛原因待查。
02
影像學檢查
入院后行胸腹部盆腔增強CT、頭頸部MRI、超聲檢查等,發現肺部、腎上腺、膽囊等多處異常。
03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基本正常。
腫瘤標記物:CEA 13.03ng/ml ↑CA1251405.20u/ml↑↑↑ CA199 57.54u/ml ↑CA72-416.40u/ml↑ CYFRA21-1 140.10ng/ml ↑ 。均升高。
04
后續治療
經MDT討論后行腹腔鏡下腹腔探查術。
05
手術治療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06
術后病理
肺部穿刺病理:(右肺下葉腫塊穿刺活檢組織)惡性腫瘤,結合免疫組化結果考慮肺腺癌。免疫組化結果:CK (+)、CK7(+)、CK5(局灶+)、P40(小灶+)、P63(少許+)、 TTF -1(+)、 NapsinA (+)、 Syn (-)、CD56(-)、 Her -2(0)、 ALK (弱+)、 Ki -67(熱點區20%+)。
膽囊:術中快速病理:膽囊術中快速 初步診斷為惡性腫瘤,傾向低分化腺癌,膽囊切緣未見癌。
07
最終診斷
右肺腺癌 cT1N1M1,膽囊、腹腔、腹膜后淋巴結轉移 ,腎上腺轉移?IV期。
08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EGFR : p .E746_A750del EGFR :拷貝數擴增PTEN : p .T319* TP53: p .R249S PD-L1 TPS=2%
09
治療方案
奧希替尼 80mg qd
病例小結
本例患者以上腹痛為首發表現,影像學上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很典型,但膽囊轉移影像表現不典型,術前一度考慮膽囊炎癥病變,患者疼痛癥狀明顯,多學科協作(MDT)討論后及時手術探查,最后病理檢查確診為肺腺癌伴膽囊轉移。膽囊轉移在肺癌中極為罕見,發生率不足1%,易被誤診為膽道疾病。
本病例的診斷關鍵點在于:
MDT:通過影像學(如增強CT/MRI)、超聲內鏡(EUS)引導穿刺及免疫組化(如TTF-1、Napsin A陽性)明確轉移性肺腺癌來源;外科的參與,撥開云霧見青天。
分子病理指導治療:基因檢測發現(如EGFR 19del突變),患者可從靶向治療中獲益。
治療上,患者接受一線奧希替尼靶向治療。
本病例的啟示:
對不明原因的膽囊占位或腹膜后淋巴結腫大,需警惕肺癌轉移可能,尤其當患者有吸煙史或呼吸道癥狀時。
病理活檢聯合分子檢測是確診及精準治療的基礎。
少見轉移灶可能成為耐藥克隆的“避難所”,需通過局部治療(如放療)聯合系統治療改善預后。
專家簡介
楊農 教授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副院長 主任醫師 博導
海南省腫瘤醫院 長聘專家
2017-2024八屆全國“年度好大夫”
第六屆 國之名醫·優秀風范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首席專家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肺癌質控專委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抗腫瘤藥物專委會常委、肺癌專委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及腫瘤免疫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藥物研發專委會委員
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精準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肺癌精準診療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湖南省呼吸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撰稿:楊農教授
排版:Squid
執行:Squid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