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還是聊一聊玉米的事情,因為玉米果然不出所料,又跌了。
昨天我們剛說到玉米的上漲不能太激動,因為大概率不會持續太久,可能很快就要變臉,結果剛說完,今天山東玉米果然就再次下跌了,并且是嘩嘩落價。
為啥又跌了呢?
原因無他,上量又增加了。
玉米上量為什么增加?主要有3個原因:
一是價格達到了預期。
雖然說市場都看漲玉米,但其實沒有那么貪心,隨著近期山東華北玉米持續上漲,再次登上了2400元/噸以后,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部分貿易主體的心理預期了。
所以,上量自然要增加。
二是東北玉米入關。
前段時間是東北漲,山東也漲,但是山東漲幅較快,再次與東北價差拉大,于是東北玉米入關再次有利。
這也不是啥新鮮事,之前也已經上演過多次,只不過是歷史重演而已。
所以,隨著東北玉米再次進入華北市場,玉米上量也隨之增加。
三是轉戰小麥的貿易商增加。
現在小麥行情是一片大好,遍地開花,原因就是幾波極端天氣過后,市場對于小麥的看漲情緒大增,而小麥呢,更是硬氣上漲。
這也使得部分貿易主體騰倉轉戰小麥的意愿增加,所以玉米的上量也就多了。
不過不用擔心,玉米不會大落,因為玉米的基本格局并沒有變,充其量只是震蕩波動,發生大風險的幾率很小。
那我們為什么說玉米下跌未必是壞事,可能還是好事呢?
因為玉米下跌,也就相當于釋放了部分供應壓力。
現在玉米市場情緒也是繃得很緊,當前玉米上漲并不是因為缺糧,而是因為惜售。
雖然說今年進口玉米大幅折腰,但是就算是一點兒不進口了,也不至于說國內就缺玉米了。
基層賣糧速度快,提前見底,這是事實,但是并不是說沒糧了,而是都集中到了貿易環節,而自從年后玉米持續上漲以后,貿易主體對玉米的看漲情緒也水漲船高,惜售情緒比較明顯,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但是過度惜售并不是什么好事,前期惜售漲價,但很可能會加大后續市場的供應壓力,反而可能會擾亂后續市場的節奏。
而現在玉米上量增加,價格下跌,也相當于給后續市場減壓。
另一方面,也會調整市場的情緒節奏。
如果從供需來說,進口玉米大幅減少,以及生豬產能反彈,這意味著玉米供需即便是沒的缺口也是呈偏緊狀態的。
這對玉米是有利的,但是玉米要真正漲起來,還要看市場的情緒節奏。
而事實經驗證明,如果市場情緒過度一致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動作過于一致,結果反而可能事得其反,這一點在生豬市場中就已經上演過多次了。
所以,現在玉米這么一跌,反而也能給市場情緒降降溫。
那么,玉米還能漲嗎?
我們認為,玉米依然是向上的趨勢,但能漲多高則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小麥的行情及替代情況。
小麥與玉米互為頂底,小麥上漲必然也會拉升玉米向上的空間,而小麥流入飼用的量級也會影響玉米的走勢。
第二,玉米市場的情緒,包括供需雙方對玉米行情的預判等。
第三,生豬行情節奏,尤其是二次育肥的節奏,會影響對飼料的需求,進而影響飼料企業對玉米的需求。
所以別著急,讓玉米再飛一會兒。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