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風,考到了2015年——
《歡樂頌》。
等等,這部劇都已經十年了嗎?
反正就是,莫名其妙又翻紅了。
正午陽光沿用《偽裝者》《瑯琊榜》的部分原班人馬,做了部沒那么正經的都市情感劇,沒想到就此大爆。
22樓“五美”——
劉濤、蔣欣、王子文、楊紫、喬欣,刷足了臉。
男演員中王凱的趙醫生,靳東的老譚,楊爍的小包總,也都相當出圈。
互聯網,加劇了代溝。
不僅要分90后、00后,還要再細分95后、05后。
十年,互聯網已經迭代了“兩代人”了。
為什么要考古《歡樂頌》?
在Sir看來,這是“都市夢”的斷檔。
01
最先翻紅起來,是因為吐槽。
當年的糖,今天一嚼,是過期的霉味。
網友突然一怔:這些人咋這么奇葩?
安迪的第一任男友,奇點。
十年前的金融大腕,小鎮做題家的精神教父。
白手起家,經歷過金融風暴,其貌不揚,老謀深算。
演員祖峰,飾演過《潛伏》的李涯,《老槍》的神槍手,《涉過憤怒的海》的李烈,兩次斬獲華鼎獎最佳男配。
當年他演的,是叔圈王老五,智性戀標桿。
經過考古,網友想怒扇自己兩耳光:當年我是怎么忍得了這個人的猥瑣的?
名場面1:
吃完速凍餃子,噴著韭菜味的口氣,強行抱住女主:
“安迪,我現在要擁吻你。”
“如果你愛我的話,你會心跳加速,四肢酸軟,頭腦發暈。”
名場面2:
被拒絕后,不僅在停車場強行摟抱安迪,還奪命連環追問:
嫌我不高?嫌我不帥?
嫌我智商不夠?
嫌我人品不佳?
更私下找來拋棄安迪的生父,想利用親情突破安迪的心防。
結果安迪真的破防——
她拳打腳踢,用魔性的塑料英語大呼救命,貢獻了“頌學”另一名場面:
“不要碰我!不要碰我!破李斯!破李斯!”
再看一個,樊勝美的男友王柏川。
口頭禪是:“小美我愛你,小美我想你”。
說好幫樊勝美把癱瘓的老父送回家,一個見勢不妙,居然把人丟在小區門口。
再結合其他行徑,一個花言巧語,滿腹算計的心機男躍然紙上。
上聯:心中藏之,無日忘之。
下聯:你爸放之,門口取之。
橫批:叔叔對不起,房子不加名。
王凱飾演的趙醫生。
表面上看,他是整部劇人設最好的男性:
長得帥,學歷高,工作好,不花心。
和曲筱綃組成的“唐僧x妖精”肉食系CP,更是全劇唯一一對從一而終的HE。
但現在發現,也不是什么好結局。
軟飯硬吃,既享受富家女捧著自己的優越感,又對暴發戶的文化水平嗤之以鼻。
就連當年沒留意過的角色,都加入了新考點。
大方又慈愛的曲父是頂級渣男,鄧倫飾演的謝童是吸女人血的螞蝗。
僅出現一兩集的龍套也被深究——
上了年紀的女人
看到比自己年輕貌美的女孩
那是咬牙切齒的心都有了
來,我們祝她們三八節快樂
還有“老實人”林師兄。
雖然這個神奇的老實人整部劇沒出現過他的全名。
但Sir推測應該叫林蕭,因為他罵人很高級。
果然是個好姑娘
現在的女孩子個性都太強了
還是你這樣的好
一點也不麻煩
被考古翻紅后,《歡樂頌》的編劇在微博回應——
感謝有人記得歡樂頌,感謝“頌學”出現。
因為在愛它的人心里,這不僅是一部劇。
更是國產影視黃金時期的標志,也是經濟上行的紀念品。
劇內外的一切都是那么蓬勃,那么的欣欣向榮。
既代表當下的內娛好劇不再的盛況。
也代表了現實中的我們無論再怎么考古回頭,也無法重來的正午時光。
02
B站解析掀起了“頌學”的熱潮,但這還不止。
必須要說,當Sir回看這部老劇時,還真有些新的發現——
比如那個時候的五一還是放7天。
現在去看,流媒體的字幕已經改成了3天。
△ 上為2016播出版本,下為優酷版本
劇中一些具有時代色彩的表達,今天估計也不會出現在電視劇中了。
就像一些網友發現,《蠻好的人生》里,明明口型是離婚,后期配音卻用含糊不清的“分開”代替。
怎么這兩個字是特別刺耳嗎?
所以更別說《歡樂頌》的這些臺詞——
樊勝美被母親要錢,氣急了說自己去做三陪。
曲筱綃的兩個閨蜜雖然出場不多,但話里話外透露這是對女同性戀。
想當年,“蕾絲邊”、“翻墻上網”、“性愛”這樣的臺詞也能上電視。
而曲筱綃在描述趙醫生時,說他是自己的“蒼蠅粉”、“女用小藍片”。
除了“魔都男子圖鑒”的集體塌房外——
當年那些飽受爭議的角色,時至今日,也都有了全新的解讀。
安迪的精英人設,現在只剩下名場面和表情包。
而曾經最落魄的角色,卻成了新時代的勵志女王。
——樊勝美。
這個整部劇最成功的文化符號,集“拜金”和“重男輕女”于一身。
那年甚至不必描述太多。
只要說一句“xx是樊勝美”,所有人都能心領神會。
現在的女性最忌諱當花瓶,服美役,奉為圭臬的話術是美貌和任何牌在一起都是王炸,唯獨單出是死局。
而當年的樊勝美,就是那個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矛盾體。
她出身貧窮,渴望通過外貌跨越階層,過上優越的生活。
許多橋段都當她是笑柄。
比如用肉體作餌,被紈绔子弟欺騙。
為了釣金龜婿,甘愿當酒桌上的菜,喝到吐也不能停。
每個月只有一萬塊的收入,既要付房租水電,還上有老下有小。
侄子的學費,哥哥房子的首付,樊勝美都一力包攬。
她明知父母偏心。
卻寄希望于拯救家庭,以此換取超越性別的肯定。
劇外,傳聞蔣欣和劉濤不合,這才沒能繼續拍第三季。
但樊勝美作為“五美”食物鏈的底端,十年后,卻迎來了人氣沖天的大翻轉。
我們心知肚明。
安迪是天才,曲筱綃是富二代,這兩個角色本來就和普通人有壁。
其他人呢?
關雎爾是江浙滬體制內獨生女,今天大家才懂她平凡外表下的含金量;
而邱瑩瑩雖然戀愛腦,卻是全劇真正的“高嫁”,求仁得仁。
只有樊勝美。
她沒有優越的出身,沒有父母的托舉,又失去了年齡優勢,空有一份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不甘。
相比其他角色萬事有人托底的處境。
人們這才發現,只有當年被黑成“撈女”、“伏地魔”的樊勝美,才最像普通人。
最尷尬、最丟臉的戲份都是她的。
什么母親下跪、父親癱瘓、哥哥坐牢、愛人算計……怎么慘怎么來。
甚至到了大結局。
其他女生都有了新歡或歸宿——
唯獨將結婚當作畢生目標的樊勝美,離開王柏川,孤家寡人,孑然一身。
被迫走上她前半生從未思考,從未涉足過的獨立之路。
“頌學”的出現不僅將男性打落云端,更將女性拉出泥潭。
角色沒有的成長,觀眾來給。
安迪對人好,但更多來自上位者的體面;
曲筱綃對人好,卻少了幾分發自內心的尊敬。
只有年齡最大,背景最薄的樊勝美。
她對另外四美的友情和關愛,遠遠超出當年的時代局限性。
沒有一點雌競,全是發自內心的互助和托舉。
觀眾的體感,十年間,早已從對個體的討伐演變成了對群像的共鳴。
對一部小妞劇的感情。
也從當年看撕逼扯頭花的八卦,沉淀到體會角色多樣性的復雜。
再光鮮的男性也能祛魅,再不堪的女性也能上桌。
明明角色還是同一批人,劇還是那個劇。
但觀看與思考的,卻是無數個歷經歲月后,不同的“我”。
說到底。
能讓一代人精神遷徙,回味十年的,又何止是一部電視劇呢。
03
當年《歡樂頌》爆火后,很多女性群像劇也曾嘗試復刻。
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愛很美味》《我在他鄉挺好的》。
雖然也有佳作出現——
但沒一部還原《歡樂頌》當年的盛景,包括它自己的續集。
曾經被罵“假”、“懸浮”的歡樂頌,多年后也被翻案。
起碼以前的電視劇,還敢讓不同階層的人在一起。
雖然從現實來說,曲筱筱和樊勝美不可能住到一個小區。
但電視劇本來就比現實更“奇情”一點。
電視劇里的場景,只是一個讓社會話題發生反應的容器。
《粉紅女郎》,四個不同背景的女孩住一棟房子里。
既有萬人迷的“人間清醒”,也有結婚狂的屢戰屢敗。
男人婆運氣最好,結交權貴還受長輩青睞。
而最孩子氣的哈妹,大結局揭曉,竟是流落多年的外國公主。
《愛情公寓》的租客上至富二代,下到屌絲。
有身價上億的銀行千金,也有沒工作的風流雅痞。
《武林外傳》。
它里面的故事不僅是跨階層,甚至是跨黑白,跨時空的。
對小郭的喜愛和對無雙的心疼并不矛盾。
見證老白的愛情呼叫轉移,更明白盜圣對天下第一女捕頭的少男情懷,對佟掌柜的日久生情,個中滋味又是怎樣的冷暖自知。
《歡樂頌》除了是女性群像劇的勝利。
更是最后一個我們還愿意相信,愿意買單的跨階層敘事。
雖說人人都知道安迪和樊勝美不可能成為閨蜜,開公司的曲筱綃也看不上賣咖啡的邱瑩瑩。
但看到五美被困在電梯,因一個平等的意外而結識——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電視劇。
但我們都會好奇接下來的故事,為她們互幫互助的情感而動容。
安迪再強大,面對自己的弟弟和精神病基因也會崩潰;
父母離異的曲筱綃除了趙醫生,也就剩下22樓的姐妹。
樊勝美、小蚯蚓和關關三人報團取暖,相依為命。
更別說所有角色都受過情傷,被男人坑過。
在愛情和歧視方面,性別才是她們真正的階級。
大家忘了去追究“五美”在現實里有沒有可能成為朋友。
因為大家在五個完全不同的角色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某個側面。
不光女性。
所有人都能在這幾個角色里找到自己的階層,投射自己的影子。
許多人以為自己將來能成為曲筱綃、成為安迪。
結果發現十年后一事無成,沒了心氣的自己,居然還不如當時的樊勝美和邱瑩瑩。
戲里的十年,照射著戲外的今天。
蔣欣的《甄嬛傳》成為內娛不再有的神作,王子文憑借葉文潔重回大眾視野;
喬欣再無出圈角色,楊紫飛升內娛頂流;
安迪成了劉濤的代表人設,以至于她在往后的作品里不斷復刻。
“please!please!”成為名場面表情包,現在她在演綜被12個許仙折磨。
聊勝于無的回憶,背后是難長存的理想。
當整個世界的姿態都是向下,人們便再難有逆水行舟的可能。
十年前劇就說過這樣的道理。
如今的“頌學”,也不過是換一批人打上標簽,重復過去。
但那又怎樣呢?
無法跨越的都已成為定數。
普通人能做的,無非是追憶過往,重溫舊夢。
不只是《歡樂頌》。
但凡能有嚼頭的舊事,當下全都能放進考古的序列。
“頌學”的熱烈是為重現當年的盛景,真正的現實相比之下倒更像明日黃花。
Sir記得一句話。
是安迪這個人物為數不多接地氣的高光,也是整部劇溫暖底色的寫照。
誰的人生都會有難題
都會有熬不下去的時候
但我更眷戀那些溫柔和美好
讓我覺得能活在這個世上
是太幸運的事情
不能用現實解決的問題,都交給過去和回憶。
這是都市劇的價值,歡樂頌的價值,也是普通人能擁有為數不多的情緒價值。
生活最怕的不是繁瑣,而是無趣。
哪怕一部吵吵鬧鬧的劇,也是當下人用盡全力,也無法抵達的飽滿豐盈。
熱鬧能有幾回?吵一回就少一回。
說到這,似乎一部劇,一個“頌學”也不太夠。
如果說《歡樂頌》用渣男俗女提上聯,愛情友誼作橫批。
那么觀眾的下聯便是入戲更比出戲難,黃粱一夢無絕期。
多希望都市劇的都市才是真正的都市。
眼前的都市不過是場大夢。
兩眼一閉,電視一開,回到十年前。
再愚蠢的現實。
也不過是一覺醒來,被就地正法的幻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