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養家之人——大齡農民工生存狀況管窺

0
分享至

老田說,50歲是一個分水嶺。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農民工數量再度刷新,總量達29973萬人,較2023年增加220萬人。作為中國城鎮化進程與產業變革的深度參與者,這個近3億人口的群體正經歷著規模增長與結構重塑的雙重變奏。

近幾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大齡農民工的數量持續增長。《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比已超三成,總數超過9000萬人。

老田是這9000多萬人中的一分子,而冬梅即將成為這9000多萬群體中的一員。


建筑工人正在高空作業。

老田與冬梅

老田說,50歲是一個分水嶺。

老田今年58歲。50歲之前,背井離鄉是他生活中的常態,而今老田依舊過著故鄉似他鄉的日子,不同的是,他終于能與家人朝夕相伴。

老田真正意義上進城務工是在1990年以后,這之前,他已經在村里過了7年邊種地、邊打零工的生活。老田的家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西良莊村,作為德州市玻璃鋼中央空調產業的核心,武城縣在1988年被中國玻璃鋼工業協會命名為“全國第一個玻璃鋼縣”。在當時,手工糊制玻璃鋼制品成為不少武城人維持生計的首選。初中輟學后,老田先是做了兩年木工,接著便與同村的人合伙糊制玻璃鋼,一天六塊錢,這是老田除種地外的額外收入。

糊制玻璃鋼的五年時間里,老田慢慢地對中央空調系統中的風機、風管、風閥等產品有了了解,于是開始嘗試接觸中央空調設備及末端玻璃鋼制品安裝的工作。此后的三十年里,老田圍著中央空調產業打起了轉兒,這份工作成為他后來發家致富的門路,也是老田離鄉別土的主要緣由。

施工的工地天南海北,這些年老田陸續去了天津、唐山、沈陽、長春等地,最遠的時候到過新疆和云南,可他始終記得第一次出遠門去內蒙古赤峰打工時的心情。比起即將與家人分別的不舍,彼時老田的心里更多的是期待。那是老田第一次坐火車,這之前他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縣城和德州市區。

臨行前,妻子給老田準備了一床被子和褥子,還有些許換洗衣服和生活用品,老田把它們一股腦兒地裝進一個大號的尿素袋子里。尿素袋子,這在當時是大多數進城打工的人的“標配”,結實且容量大,等車的時候可以直接扔在地上坐著。“拎這個袋子,旁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去打工的,是農民。”打聽到火車上盒飯的價格,老田舍不得吃,提前在小賣部買好了方便面、火腿腸,還有雞蛋糕。

盡管只是一張硬座票,可老田卻很知足。那時,火車還不像現在這樣嚴格落實對號入座,人們也沒有手機用來解悶,打發時間最直接的方式是玩撲克和閑聊。通常,老田會找同是出來打工的人嘮嗑,判斷標準就是那個裝著“全部身家”的尿素袋子。對話往往始于試探,然后隨著列車停靠在某一處車站時戛然而止,剛熟絡起來的人下了車,繼而又迎來新的乘客。

“其實就是一種緣分吧,看對眼了就多聊幾句,聊不下去就換個人,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從那時起,萍水相逢成為老田生命中的家常便飯。

從赤峰的工地干完活回家時,需要在北京倒車,于是老田獲得不到24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他把行李寄存在車站,去天安門和毛主席紀念堂轉了一圈。

外出打工的三十年里,綠皮火車是老田最常坐的交通工具。火車承載著老田對未知生活的向往與期待,成為連接他與故鄉、家人的紐帶,也見證了他奮力打拼的歲月。后來,老田也有機會坐上了高鐵和飛機,但他最愛提起的還是綠皮火車載著自己四處奔波的時光。

老田所說的“分水嶺”最先體現在身體素質上。

上世紀90年代的春運,對進城務工人員來說是一場關乎體力的考驗。那時鐵路的售票系統尚未完善,車站的售票窗口前總是排起長隊,沒有坐票買站票,但有票也不一定能上得了車。火車經停德州站時,車廂里早已擠滿了人,想從車門處上車基本上不大可能。于是老田練就了“爬火車”的本領:先將行李從車窗處塞進去,然后雙手扒著窗沿,想方設法地將身體蜷縮到最小以便從狹窄的車窗縫隙中鉆進去,繼而成為猶如沙丁魚罐頭般的車廂里的一員。

如今再讓老田重現這個本領已然沒機會了,步入50歲這個階段后,老田明顯感覺自己的身體和精力遠不如從前,現在他已經離不開老花鏡,有時只是因為多爬了幾層樓梯便開始腿疼。

對老田來說,年輕的時候似乎很難察覺到時間流逝。進工地后,吃住都在那里,早晨七點開工,傍晚六點收工,偶爾也會加班到晚上八九點鐘。工資是按天計算,老田很少去想節假日的問題,因為多干一天就能多掙一天的錢。悶頭干活,收工吃飯,一天就是這樣度過的。

進城打工初期,老田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多掙錢。有了錢后,他就可以在村里蓋幾間寬敞的磚房,這樣一家人就不用擠在原來的土坯房里了。


在工地上的建筑工人。

雖然與老田同為在建筑行業打工的人,但冬梅卻不能像老田那樣“瀟灑”地走南闖北。一直以來,冬梅打工的工地都未曾脫離淄博市周村區這個區域,因為除了掙錢外,她還要照顧家里的兩個孩子和身患重病的丈夫。

冬梅的面容很是清瘦,說話輕聲細語,單從她的外表來看,很難將她與塔吊司機這個職業聯系在一起。冬梅今年48歲,這是她開塔吊的第29個年頭。

冬梅并非周村區本地人,她是初中畢業后隨著招工才從沂源老家走出來的。起初,冬梅被淄博市賈黃村的絲綢廠招去做了織布女工,后來她又到了周村區的針織廠,結識了同從沂源縣被建筑公司招工過來的丈夫,2000年兩人結了婚,并把家也安在了淄博市周村區。

開塔吊這項技能,是冬梅的丈夫手把手教給她的。1996年,隨著針織廠的效益日漸慘淡,冬梅失業了。彼時丈夫所在的工地剛好引進一臺操作較為簡易的塔吊,便試探性地問冬梅愿不愿意去試試。年輕的時候,冬梅的膽子大,再加上當時的樓房普遍只有四層,20多米的高度顯然嚇不倒冬梅。只跟著丈夫學了三天,冬梅便開始獨立操作塔吊了。

早些年間,塔吊上沒有限位器,每次吊起的重量都需要冬梅自己估摸,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面臨超重斷繩的風險。如今塔吊的安全系數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不僅定期維修保養,還就起重量、起升高度等安裝了限位器。操控塔吊越來越安全,可冬梅的膽子反而越來越小了。她不再像年輕時抱著“多吊一點,少吊一趟,早點完成早下班”的心態,開始事事求穩。有時趕上大風天氣,塔吊在半空中左右搖晃,冬梅的心里直發慌,腦子里想的全是在家里的兩個孩子。

冬梅的手機里有許多她在工作間隙拍下的照片和視頻,有在早晨的輕霧里緩緩升起的太陽,有飄在天空中形態各異的云彩,還有偶爾遇到居民樓失火,遠遠地升起的濃煙。這些記錄日常生活的照片,大多都是冬梅年輕的時候留下的。在當時,塔吊司機這份工作對冬梅而言極具新鮮感,坐在塔吊的操控室里,視野開闊,整個城市都被盡收眼底,冬梅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年輕時的冬梅,身上總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兒,即便干了一天的活,回家后也要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步入中年后,冬梅時常感到疲憊,現在在工作間隙,她更多的是把頭靠在座椅上,閉著眼睛休息一會兒。

“歲月不饒人”,冬梅似乎比大多數人都要清楚這句話的含義,尤其是在丈夫病情加重的那幾年時間里。

18歲那年,冬梅的丈夫便進工地打工了,木工、電工、架子工,那時的他主要從事體力勞動。結束一天繁重的工作后,喝酒成為男人們最直接的解壓方式。年輕時意氣用事,常常與工友比著勁兒地證明自己的酒量,再加上長時間的勞作,丈夫最終被確診為肝硬化。2002年,在做了脾切除手術后,丈夫的身體狀況一直欠佳,最終在2005年因為突如其來的消化道出血導致休克,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那一天,冬梅恰巧回了沂源老家,等她得知消息急匆匆趕到醫院時,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多了。

此后,冬梅每次回想起這件事都覺得后怕,她不敢再輕易地離開家。考慮到丈夫的健康狀況,冬梅慢慢地將生活的重擔扛在自己的肩上,她像個陀螺,在工地和家這兩方天地間不停地輾轉。

“坎兒”

對冬梅來說,70米以上才有生活。

冬梅的一天,從早晨五點半開始。起床,燒水,給正在讀初中的兒子做好早飯,接著拎起裝滿水的水壺出發去工地。午休的一個多小時,冬梅會回家吃飯,吃完繼續回去干活。這些年,冬梅幾乎沒有出去玩過,她早已習慣兩點一線的日常。

塔吊,在工地上如同鋼鐵巨人般屹立,其底座穩固地扎根在鋼筋水泥中。隨著樓層的逐漸升高,工人會利用錨固裝置將塔吊與樓房的外側墻壁進行剛性連接,以此保證穩定性。冬梅現在參與施工的樓共18層,高度在70米以上,每天她需要先來到樓頂,順著樓層與塔吊間搭建的通道走到半空中,然后再沿著爬梯徒手攀爬到操控室。

根據《高處作業分級國家標準》,3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屬于“特級”。這些年隨著高層建筑逐漸增多,冬梅所要挑戰的高度也由早期的20多米上升至70多米,有時甚至能達到100米。在建筑工地上,塔吊司機的薪酬較其他工人來說略多一些,所承受的風險也高許多。這樣一份“半空中尋生計”的工作,在一些人眼里是危險的、敬而遠之的,但卻是冬梅無比需要的。

很多時候,冬梅都很慶幸自己成為一名塔吊司機,這是她的能力范圍內可以找到的掙錢最多的一份工作。

上世紀90年代時,冬梅一個月的工資就已經有800塊錢了,后來慢慢地漲到一千多塊錢,再漲到七八千塊錢。可即便是這樣,一直到2019年,冬梅才靠自己的努力還清了所有的外債,在此之前家里一直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除了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以及當初為了避免交借讀費而決定在周村區買二手房時借的錢,這些年里,為丈夫看病成為家庭開支的大頭。

“他的病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在確診肝硬化后的22年里,時不時出現的腹水和消化道出血一直困擾著丈夫。吃藥,復診,住院,循環往復。冬梅始終記得在二零零幾年的時候,丈夫每個月的中藥要花費兩千塊錢,而那時她一個月到手的工資只有一千多元,超出的部分只能去借。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尚未推廣前,丈夫沒有交過醫保和社保,動輒要上萬元的住院費全都要自己承擔。

曾經有一位醫生告訴冬梅,肝硬化5年的死亡率是百分之四十,而她的丈夫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堅持了那么久,已經是個奇跡。用錢維持住丈夫的生命,仿佛成為冬梅的一種執念。

在成為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后,冬梅干起活來更加拼命了。為了節省上廁所的時間,她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喝水的次數,只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從半空中下來。長時間地憋尿,高強度的工作,種種因素直接導致腎炎的發作,面對“停止干體力活,安心休養”的醫囑,2013年冬梅無奈下離開了工地。

這些年里冬梅一直處于忙碌的狀態,而今突然按下“暫停鍵”,一下子竟有些難以適應。于是,閑不下來的她去當地一家童裝店做起售貨員。從半空中“回歸”地面后,冬梅明顯有些局促。她早已適應在那個1.5平方米的空間里獨自操控塔吊的生活,當每天都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時,冬梅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些什么。

“我不知道該怎么和別人交流,熟人的話還好,遇到不熟悉的人時,往往是人家看看我,我也看看人家,然后低著頭走開,盡量能不說話就不說。”僅在家休息了一年,冬梅便重返工地,繼續開起了塔吊。

冬梅最終還是沒能留住丈夫。2024年6月,冬梅的父親去世,100天后,她在醫院送走了丈夫。

親人的離去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在當下這個需要扮演多種角色、承擔更多責任的階段,冬梅的心態相比年輕時成熟了不少,也慢慢地學會了釋然。

這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坎”,冬梅將其認作是命,而老田卻更愿意將它們看作是人生中不同的階段。

2000年,老田的生活迎來了轉機。這一年,他一口氣承包了10畝地,以種植棉花為主,順帶也種些小麥和玉米。幸運的是正趕上糧食價格上漲時期,除去每年400塊錢的地租,手頭上還能有好些剩余。也是在這一年,老田外出務工時第一次接觸到電腦。

“那時候覺得這是個很稀奇的東西,之前從沒見過,就花了幾塊錢去網吧里看了看。”

“當我見識過外面的世界,發現了新鮮且超出自己認知的事物,第一反應是覺得真好,接著是想改變自己。”

早年間,在工地上安裝風機、風管、風閥時,需要按照技術員手工繪制的圖紙來操作。那時,懂CAD施工圖的人并不多,圖紙普遍都是先在打印店復印出來,再拿到工地上比對。有時一些數據因為圖紙的反復折疊與摩擦,變得模糊不清,便要借助放大鏡和直角尺一點點地測量,再根據比例計算出來。種種不便,卻成為老田提升自己的突破口。

2007年新房蓋好后,老田毫不猶豫地買來一臺臺式機,在家研究起CAD制圖。“不要總去抱怨,覺得生活難就去改變。同樣是在工地上,技術員因為會看圖紙,不僅掙的錢比干體力活的人多,還不至于讓自己太累。其實很多人都可以下功夫學技術、看圖紙,關鍵在于愿不愿意花費時間去做。”

就這樣,老田變成一個既會擰螺絲、扛風管,又能看得懂CAD施工圖的工人,慢慢地從帶領七八個人的組長變成監工,直至可以獨立承包中央空調相關配套設備的安裝工作。

回顧外出務工的這幾十年,老田直言自己的確吃過苦,但并沒覺得日子差勁到不能忍受的地步。“不能拿現在的環境和過去的時候比較,然后就覺得農民工很可憐。對我來說,日子一直是奔著越來越好的方向過的,挺知足的。”

時間倒流回1989年,剛結婚的老田只有5畝地,除去繳納的農業稅,再加上賣雞賣豬賣牛的錢,一年忙到頭只到手一千元。進城打工后,老田的工資由最初的每天8塊錢漲到15塊錢,再漲到25塊錢,當了監工后則是每天300多塊錢,真實經歷了由一位數到三位數的轉變。從前,在工地上人挨著人打地鋪、睡木板,到后來有了鐵皮房子,運氣好的時候還能住進只有四五個人的空調間。伙食也由早晨的咸菜、稀飯,中午的冬瓜湯,晚上的拍黃瓜外加饅頭隨意吃,變成可以在工地附近的快餐店里買飯,一天給30塊錢的伙食費……

老田把工地稱作是他為之奮斗的地方,在那里他明白,不管是有形的“坎”,還是無形的“坎”,邁過去便能擁抱不同階段的人生。

人生向上

在冬梅看來,她對塔吊的情感有些復雜,又愛又恨。

一直以來,冬梅的腰椎和頸椎都不大好,時不時就要去醫院扎幾回針灸,順帶拿些膏藥。在塔吊的操作室里,冬梅常年備著一些止疼藥,有時頸椎病發作會連帶著引起頭痛,嚴重時還會伴隨著嘔吐。為了不影響工作,冬梅往往要靠這些止疼藥來扛一陣兒。

“撂挑子”的想法,冬梅產生過無數次,她厭煩這份工作的枯燥以及隨之而來的孤獨感,恨它將疼痛和疾病帶給自己,但她始終沒能做到真正地放棄。不得不承認的是塔吊已經占據了冬梅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讓她成為養家之人的同時,也變成她的情感寄托。

丈夫去世后,冬梅變得更不愛說話了。家里的每一處角落都保留著丈夫生前的痕跡,這些難免會勾起冬梅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可她不敢過多地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悲傷,怕把消極的情緒傳遞給他們。大概在丈夫離世半個多月后的一天,冬梅準時出現在工地。“當時就想著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起碼開塔吊的時候我是全神貫注的,這樣就不會想起他。”

臨下班的時候,冬梅的手機響了,往常這個時間都是丈夫打來電話,詢問她能否按時下班以及中午想吃點什么。冬梅接起電話,聽到是女兒的聲音,她有些恍惚,然后猛然想起丈夫已經不在了。那天,冬梅在塔吊的操控室里嚎啕大哭,那是積蓄已久的感情釋放,同時也讓她看清眼前的現實。“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女兒還沒嫁人,兒子之后還要讀高中、大學,他們已經沒有爸爸了,我得把這個家撐起來。”

冬梅的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可以支撐她干到60歲,但生活卻希望她能早點退休休息。在工地上,年齡是硬性指標,年輕意味著能有更多的機會。這幾年,冬梅明顯察覺到大齡塔吊司機變少了,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干多久,但只要有活,她就會拼命地干,一如過往。“日子總要過下去,也總能過得下去。”冬梅說。

老田所說的“分水嶺”,除了表現在身體素質方面,更多的還是體現在心態上。“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心態就慢慢地平和下來了,不再像年輕時那樣一味地想著掙錢,也不那么爭強好勝了,現在的心愿就是想身體健康。”

現在的老田,把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來陪伴家人。“家”,這個字在老田心里的分量很重。早年間進城打工是為了討生活,只有過秋過麥時才能回一趟家,老田忘不了每次能回家時的雀躍,以及買好車票后對歸期的滿心期待。2020年,孫女出生,也是在這一年老田結束了到處奔波的生活,和妻子來到北京幫兒子帶起了娃。

老田現在的生活儼然一副提前適應退休的模樣:早晨六點起床晨練,騎三個小時自行車,接著去超市買點菜。下午看看中醫的講座視頻,到點去幼兒園接孫女放學。偶爾老田也會在招聘網站上看看家附近有沒有適合他做的零工,“我們這代人就是這樣,忙了大半輩子,是閑不下來的。”甚至他還琢磨過,如果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可以試著去做看門的保安或者綠化工人。

“我們這代人,是非常能吃苦的,過去了也就結束了。”老田說。在工地上,像老田和冬梅這樣的養家之人,還有很多。他們是被時代夯進地底的樁基,當青春與血汗凝結為都市里的鋼筋鐵骨,便化作城市根系里沉默的養分。對他們來說,所謂暮年,不過是生命以另一種形態,繼續在人間煙火中深深扎根。

(本版圖片來源為視覺中國、文中老田和冬梅均為化名)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桑妍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農民日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監制: 王巖 編輯: 葛羚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法國巴黎航展6月正式舉辦,中國空軍有點犯難,派點什么飛機合適

法國巴黎航展6月正式舉辦,中國空軍有點犯難,派點什么飛機合適

碳基生物關懷組織
2025-05-12 19:51:18
山東一考生因救人錯過春季高考語文考試,省招辦:按規定無法補考

山東一考生因救人錯過春季高考語文考試,省招辦:按規定無法補考

新京報
2025-05-13 16:06:28
一場33分潰敗!許利民賽后發布會很憤怒:北京首鋼輸球是能力問題

一場33分潰敗!許利民賽后發布會很憤怒:北京首鋼輸球是能力問題

kio魚
2025-05-15 00:29:09
凱爾特人官方:塔圖姆成功完成跟腱斷裂手術,預計完全康復

凱爾特人官方:塔圖姆成功完成跟腱斷裂手術,預計完全康復

雷速體育
2025-05-14 06:28:38
科學家成功將鉛變成黃金,三年產出29萬億分之1克

科學家成功將鉛變成黃金,三年產出29萬億分之1克

化學人生
2025-05-12 20:11:47
菲傳來消息!高層風向劇變,65歲的馬科斯,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

菲傳來消息!高層風向劇變,65歲的馬科斯,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

傲氣經說
2025-05-14 11:00:09
拿600萬年薪,全場1個板!進球后罵罵咧咧,球迷:嘴跟球一樣臭

拿600萬年薪,全場1個板!進球后罵罵咧咧,球迷:嘴跟球一樣臭

弄月公子
2025-05-14 22:09:00
盾構機,“百變金剛”本領強(產經觀察·細看產品七十二變④)

盾構機,“百變金剛”本領強(產經觀察·細看產品七十二變④)

人民網
2025-05-14 06:21:29
太突然!合肥一知名影院閉店

太突然!合肥一知名影院閉店

中安在線
2025-05-14 09:42:25
美國要錢不要命!將核心軍工交給中國生產,促使我國軍工大突破!

美國要錢不要命!將核心軍工交給中國生產,促使我國軍工大突破!

Ck的蜜糖
2025-05-15 00:41:39
男子坐了28年牢,出獄后到派出所重新辦證,所長看到他竟哭了出來

男子坐了28年牢,出獄后到派出所重新辦證,所長看到他竟哭了出來

紅豆講堂
2025-05-08 09:35:37
93年顧城殺妻后自盡,留下他極厭惡的兒子,如今活成他所愿的樣子

93年顧城殺妻后自盡,留下他極厭惡的兒子,如今活成他所愿的樣子

風城春史
2025-05-13 18:13:29
全明星+1.9億肥約,場均14分,一次季后賽你把身價打沒了

全明星+1.9億肥約,場均14分,一次季后賽你把身價打沒了

大西體育
2025-05-14 22:49:08
都被清朝古偶劇騙了!李現《人生若如初見》鼠尾辮才是一比一還原

都被清朝古偶劇騙了!李現《人生若如初見》鼠尾辮才是一比一還原

阿矗論古今
2025-05-14 15:58:41
廣電總局力推!蘇州試點插入式機頂盒:插HDMI即用

廣電總局力推!蘇州試點插入式機頂盒:插HDMI即用

快科技
2025-05-14 16:12:05
1960年蘇聯撤走專家,臨走時一蘇聯專家悄悄道:你們有王就夠了

1960年蘇聯撤走專家,臨走時一蘇聯專家悄悄道:你們有王就夠了

忠于法紀
2025-05-09 15:08:36
甘肅醫院副院長獲南丁格爾獎惹爭議:寫160篇論文,創造20項專利

甘肅醫院副院長獲南丁格爾獎惹爭議:寫160篇論文,創造20項專利

江山揮筆
2025-05-14 10:42:55
軟刀子8:加代玩社會,老黎沒辦法

軟刀子8:加代玩社會,老黎沒辦法

金昔說故事
2025-05-14 19:15:07
重創俄軍的美國海馬斯火箭炮,臺軍完成首次試射,我們應該怎么防?

重創俄軍的美國海馬斯火箭炮,臺軍完成首次試射,我們應該怎么防?

暖心的小屋
2025-05-15 02:59:15
18歲表弟與30歲表嫂偷情,拍下性愛視頻威脅離婚,被拒后選擇殺人

18歲表弟與30歲表嫂偷情,拍下性愛視頻威脅離婚,被拒后選擇殺人

胖胖侃咖
2025-05-14 08:00:07
2025-05-15 04:15:00
農民日報 incentive-icons
農民日報
最新鮮、最全面的三農資訊
13299文章數 2052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印度外交部聲稱明確反對中國對藏南地區命名 中方駁斥

頭條要聞

印度外交部聲稱明確反對中國對藏南地區命名 中方駁斥

體育要聞

NBA最被低估球員,帶隊爆殺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趙麗穎趙德胤戀愛時間線被扒!

財經要聞

中美互降關稅:企業搶發貨 貨代頻爆單

科技要聞

騰訊開始靠AI賺錢 馬化騰:貢獻是實質性的

汽車要聞

配獵鷹駕駛輔助系統/軸距超3米 風云A9L預計6月交付

態度原創

健康
數碼
手機
藝術
公開課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數碼要聞

英特爾不會放棄獨顯市場!Xe4 GPU架構現身

手機要聞

消息稱iPhone 18 Pro配備屏下Face ID,20周年款無邊框全面屏設計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获嘉县| 蓬莱市| 忻城县| 个旧市| 伊金霍洛旗| 大姚县| 闻喜县| 皮山县| 彭水| 江口县| 安龙县| 南部县| 德州市| 晋城| 阳西县| 天全县| 尼木县| 肇源县| 原阳县| 上犹县| 宁明县| 鱼台县| 弥勒县| 合江县| 镇雄县| 腾冲县| 禹州市| 清远市| 淅川县| 葫芦岛市| 青川县| 娄烦县| 武鸣县| 抚松县| 格尔木市| 施秉县| 馆陶县| 韶山市| 比如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