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縱向主通道之一,全長2298公里,縱貫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6省市,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根據資料顯示,京廣高鐵日均開行列車超500列,2025年五一單日發送旅客達20.1萬人次,年累計客流量已突破16.9億人次,是中國乃至世界最繁忙的高鐵線路之一。為此,我國為了緩解京廣高鐵的交通壓力,已經提出規劃建設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作為國家 “八縱八橫” 高鐵網的重要補充。
目前,關于京廣高鐵輔助通道的規劃建設迎來了一個新消息:繼2025年1月,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政府采購意向(編制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信陽至邯鄲段預可行性研究文件)之后,目前該項目已經開標。據悉,預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鐵路項目前期階段的重要環節,指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和建設方案等進行初步分析論證,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作用是為項目立項提供依據,推動項目進入后續審批及勘察設計階段,是項目決策的關鍵基礎。這就是說,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信陽至邯鄲段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工作。
邯鄲地處河北省南端,與晉、魯、豫三省接壤;而信陽位于河南省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目前,在該區間內的鐵路線主要是京廣鐵路(普速)和京廣高鐵(石武段),而這兩條鐵路都是我國交通運輸最繁忙的鐵路線。其中,京廣鐵路邯鄲站至信陽站全程約550公里,普速列車運行時間約5-8小時,不僅是沿線中小城市客運的重要線路,也是貨運的重要通道。為此,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信陽至邯鄲段的規劃建設十分必要。
根據資料顯示,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信陽至邯鄲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補充,規劃線路全長約500公里(網傳,僅供參考),設計時速350公里,縱貫河南、河北兩省,串聯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區與中原城市群。目前,隨著項目預可行性研究招標工作即將完成,意味著這條備受關注的高鐵新線有望在十五五期間有實質性的進展。據了解,京廣高鐵輔助通道信陽至邯鄲段項目目前存在兩種可能方案:
一是沿既有京廣高鐵走向,途經駐馬店、漯河、許昌、鄭州、新鄉、安陽等地,與現有線路形成“雙通道”分流;二是東線方案,經濮陽、開封、周口、駐馬店等地,填補豫東高鐵空白,強化黃淮海平原與中原城市群的聯系。但這兩種方案均需穿越南陽盆地膨脹土區和大別山區生態紅線,可能在環評方面有困難;例如,鼎鼎大名的長贛高鐵項目,便多次卡在環評階段,導致遲遲不能開工(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京廣高鐵主通道的補充,該段建成后可有效分流北京至廣州方向40%的客流壓力;同時,線路可以帶動豫東革命老區、黃淮糧食主產區的經濟發展,推動京津冀與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協同。例如,濮陽、開封等城市將結束無南北向高鐵的歷史,信陽可通過該通道直達雄安新區,縮短與京津冀的時空距離至3小時以內;而邯鄲至信陽的高鐵旅行時間將縮短至2小時以內,較現有公路出行效率提升3倍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