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加(Andrii Sybiha)11日通過社交平臺公開質疑俄羅斯領導層缺乏與烏總統澤連斯基“分毫可比的勇氣”,并暗指俄方在停火談判中消極回避直接對話。
西比加在轉發澤連斯基關于“愿親赴土耳其會晤普京”的推文時配文稱:“這才是真正的領導者——不躲在任何人或任何條件之后。遺憾的是,俄方至今未展現絲毫這樣的勇氣。”他同時強調,烏方始終以“無條件停火”為談判前提,但俄方持續回避這一核心要求。澤連斯基10日晚間公開表示,若俄方12日如期啟動30天無條件
停火,他將于15日赴土耳其等待普京到場談判。然而,克里姆林宮雖同意15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直接對話”,卻始終未對停火期限松口。特朗普同日公開施壓烏克蘭接受俄方談判邀約,但未回應烏方“先停火、再談判”的底線要求。
9日,美歐多國組成的“促和聯盟”在峰會上明確要求俄方自12日起實施30天全面停火,并威脅若普京拒絕將升級制裁。歐盟與美國已著手擬定新一輪對俄經濟限制措施,目標直指其能源出口及金融體系。
軍事觀察員指出,當前談判僵局本質是“信任赤字”問題。烏克蘭堅持停火作為談判前提,旨在避免重蹈2022年伊斯坦布爾協議因俄方“毀約”而流產的覆轍;而俄方則擔憂單方面停火將導致戰場優勢喪失。此外,特朗普政府“促談不促停”的立場也加劇了雙方互疑——其既要求烏方接受談判,又未強制俄方停火,被烏方批評為“不切實際的平衡術”。
背景:
- 烏方立場:要求俄方自12日起實施30天無條件停火,隨后開啟任何形式的和平談判。
- 俄方條件:僅同意15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直接對話,但拒絕承諾停火期限。
- 西方態度:美歐峰會要求俄方12日停火,并威脅若談判無果將升級制裁。
截至發稿,俄方尚未對澤連斯基“親赴土耳其”的提議作出實質性回應,而烏軍11日繼續在哈爾科夫、扎波羅熱等方向發起反擊,稱已收復3處定居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